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回首 20 年

我们会发现

科技对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短短20年的发展,我们拥有了苹果Siri等人工智能助理;大数据为你亲身制定新闻推荐;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机器翻译打破语言界限;计算机算法实现了自动驾驶……从前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情节,正变成现实。

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正悄悄地引领着社会的巨变。那么问题来了,再过20年,当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对于70、80后来说,传统就业领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而当科技给世界带来巨变时,孩子们在未来所面临的环境和竞争,会远远超出我们这一代人的经验可以理解的范畴。

“工厂的自动化已经让众多传统制造业工人失业,人工智能的兴起很可能会让失业潮波及中产阶级,最后只给人类留下护理、创造和监管工作。”

——史蒂芬·霍金

“无人车间”越来越多,劳动密集型工种都可以交由机器来完成时,人类的优势在哪里?如果被AI抢了饭碗,孩子们的机会又在哪里?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图为长虹自动缝焊生产线

人工智能时代,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正在发生,它将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在物质需求已基本得以满足的时代,孩子们会真真正正地站在我们的肩膀上,开始走向未来,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现在的我们,该培养孩子什么样的能力,才能让他在人工智能时代拥有立足之地?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美国top5招聘网站Glassdoor给出了一组相关数据,在Glassdoor上有512个开放的AI和深度学习工作岗位。

应试教育是目前国内主流的教育模式。试想一下,20年后,应试教育是否还是主流?从近期颁布的新高考政策中,我们不难发现:新高考改革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国家教育将更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孩子全面发展。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教育需具备前瞻性。在高考改革已在逐步推行的时候,基础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更需要为孩子打下扎实牢固的基础,让孩子从容地应对20年后将面对的挑战。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或教育本身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每个人在科技的帮助下,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现在,让我们打开脑洞,深度剖析,设想在人工智能时代,孩子应该具备什么能力,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全球胜任力

科技加速了地球村的进程,未来,孩子们的工作环境会更加复杂。全球胜任力,是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和交流的能力。家长和学校需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双语甚至多语能力,使其具备国际视野,了解世界文化,学会不同的思维模式。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孩子,能够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自如切换,从容应对挑战。未来,他也许会有许多外籍同事,也许会独自主持全英文会议,还要常常出国交流……缺乏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和广阔灵活的视角,必将举步维艰。

批判思维

缺乏批判精神,不会提问,思维方式既不自由也不严密,既不宽广也不细致,是当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孩子们应学会大胆质疑,谨慎断言,秉持理智的怀疑和求真的态度。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在中国的传统思维中,盖棺定论、服从权威的现象扼制了人们独立思考。每一位家长都不愿看到,孩子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状况时,陷入盲从,面对任何抉择的态度都是“可以,我OK,都行,随便,你定……”如此“佛系”,也许就在随波逐流中,迷失自我。

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随着一些重复性、程序化的工作逐渐被AI替代,人类的创新能力就此凸显。创新能力是指在探索未知时,积极地以独特新颖的方式和多向的角度,促使思维转化去寻获成果的一种能力。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从小就具备创新能力的孩子,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他的方案不会是陈词滥调,而是思虑周全、不同凡响。他会更加自信,获得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协同合作能力

“未来是一个人类和机器共存,协作完成各类工作的全新时代。”——李开复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合作共赢远胜过单枪匹马。未曾领会合作之道,必将走向孤僻之途。人工智能时代,是人类与AI共生、博弈的时代,孩子们既要学习人与人的合作,也要学习人与机器的协作。

一个具备合作精神的孩子,将来会很快适应团队氛围,懂得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也尊重其他成员的独特优势,进而能够掌握不同的处事策略,发挥积极作用。而缺乏合作精神的孩子孤立无援,会遇到许多麻烦,面临更多困难。

多元的跨界思维能力

未来纷繁复杂,更多挑战,意味着更多机遇。未来精英,不见得必须工作高效,因为高效是机器人的使命。但他得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跨界”完胜“专才”。单单精于某一领域,意味着就业选择面的狭窄。孩子们需要掌握不同领域的技能,具备多元的跨界思维能力,在机遇来临时,才能自信地把握机遇,迎难而上。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人工智能引发了人类有关社会、教育转型的思考,关键看我们如何作答。只有具备未来意识的教育,才能引导孩子创造性地迎接机器与人类协同工作的新世界,真正地成为未来的主人。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社会?

哲人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曾经,借助蒸汽机,人类为世界的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借助电力,人类学会延续光明。如今,借助AI,教育必将绘制出全新的蓝图,指引孩子们找到属于他们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