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这项遭受冷遇的传统技艺,如何才能再次热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哪些?

西安的鼓乐,江苏的昆曲,

维吾尔的木卡姆艺术……

大调研|这项遭受冷遇的传统技艺,如何才能再次热起来?

近日,朋友圈关于阿富汗文物来华避难的文章刷着屏,网友们为了阿富汗的文物“奔走”,并@博物馆求展览。

大调研|这项遭受冷遇的传统技艺,如何才能再次热起来?
大调研|这项遭受冷遇的传统技艺,如何才能再次热起来?

与此同时,我们莘庄特有的一种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正在遭遇困境,它正在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野,被大家遗忘……

大调研|这项遭受冷遇的传统技艺,如何才能再次热起来?
大调研|这项遭受冷遇的传统技艺,如何才能再次热起来?大调研|这项遭受冷遇的传统技艺,如何才能再次热起来?

那就是钩针编结,也就是俗称的“做花”、“结花”

钩针编结作为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流传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在上世纪80年代,莘庄有13万人熟知并以此为生计。

近期市文广局拟定的“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公示名单中,莘庄镇更因此技艺位列其中。

听起来是不是很棒?

然而,如今就连他的技艺传承之路也充满了心酸与无奈,成为了老一辈钩针编结手艺人心中不能言说的痛楚。

大调研|这项遭受冷遇的传统技艺,如何才能再次热起来?

大调研·莘庄团在调研中了解到了这一现状,并组织人手对“钩针编结”技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发现症结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

时代变迁、观念革新等,导致老人们光有手艺却后继无人

人力成本高、编结周期长无法实现批量生产

学习技艺者,多为老年人,审美趋势难以跟上潮流

……

大调研|这项遭受冷遇的传统技艺,如何才能再次热起来?
大调研|这项遭受冷遇的传统技艺,如何才能再次热起来?

针对这些问题,莘庄镇将为挖掘、保护、传承莘庄钩针编结给予了大力扶持:

深化工作室建设

设立专项资金,建立莘庄钩针编结工作室,挖掘培养传承人及普通兴趣爱好者,并不断总结创新钩针编结技艺技法。

深化本土培训

积极开发本土教材,依托非遗日、传统节日等,推进“非遗”走进校区、商区、社区,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深化产业创新

积极尝试对接时尚行业,嫁接创意产业,结合新材料、研发新技艺,结合现代消费需求,开拓钩针编织技艺新市场。

大调研|这项遭受冷遇的传统技艺,如何才能再次热起来?大调研|这项遭受冷遇的传统技艺,如何才能再次热起来?

钩针编结作为莘庄特有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调研|这项遭受冷遇的传统技艺,如何才能再次热起来?

无声的诉说着这片土地曾经的文化与梦想

虽然往日的辉煌早已不再,

但我们相信在莘庄镇政府和居民的

一起努力下,

钩针编结会迎来下一个春天。

大调研|这项遭受冷遇的传统技艺,如何才能再次热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