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再出杀招,住建部重申“调控力度不放松”!

楼市再出杀招,住建部重申“调控力度不放松”!

楼市再出杀招,住建部重申“调控力度不放松”!

01、

5月19日晚上,住建部在官网上公布了一篇题为《住房城乡建设部重申: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的通稿。

楼市再出杀招,住建部重申“调控力度不放松”!

重磅的是,在这一份文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6个城市被点名,明确要求抓紧调整住房和用地供应结构,6月底前提出并上报具体实施方案。

文件不长,字数也不多,但用词非常依旧非常严厉。安静划了一下,总共包括六大点,按照惯例,重点部分安静加粗红字——

一是加快制定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各城市要科学编制住房发展规划,明确住房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合理确定住房和用地供应规模、结构、时序。


一线、二线城市要在年底前编制完成2018年至2022年住房发展规划,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实施。


二是抓紧调整住房和用地供应结构。地要有针对性地增加住房和用地有效供给,切实提高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比例,建立房价地价联动机制,防止地价推涨房价;


提高住房用地比例,热点城市住房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建议按不低于25%安排,大幅增加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用地供应,在新增住房用地供应中的比例达到50%以上。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6个城市要探索推动供地主体多元化,6月底前提出并上报具体实施方案。


三是切实加强资金管控。各地要加强个人住房贷款规模管理,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强化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审查,严格管控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等资金挪用于购房加杠杆行为。


严格落实企业购地只能用自有资金的规定,加强住房用地购地资金来源审查,严控购地加杠杆行为。


四是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要严肃查处捂盘惜售、炒买炒卖、规避调控政策、制造市场恐慌等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


要持续保持高压严查态势,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向社会公布,形成震慑。



六是进一步落实地方调控主体责任。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评价和监测预警体系,细化评价单元,完善对地方房地产调控工作的评价考核机制。


具体落实地方政府稳房价、控租金的主体责任,同时严格督查,对工作不力、市场波动大、未能实现调控目标的地方,坚决问责。


通知强调,各地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认真落实稳房价、控租金,降杠杆、防风险,调结构、稳预期的目标任务,支持刚性居住需求,坚决遏制投机炒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02、

如何解读这份文件的出台与释放出的信号?这不由得让安静想起了前几天关于一个楼市重磅新闻。

楼市再出杀招,住建部重申“调控力度不放松”!

因为里面的这句话——“此次清理的范围是.... 不当限制企业生产经营、企业和居民不动产交易等民事主体财产权利行使的规定”,

被一众专家解读为“限购限贷要取消的信号”,令人咋舌。

对于这些相对官方的语言,安静可能了解的没有这么深入,论资历,也可能没有这些专家分析的这么透彻,但直觉与经验告诉我:打死我都不信。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大家应该都应该玩过弹簧吧。我们知道,当一根弹簧固定后,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不会发生形变的。除非有外力的挤压或者拉伸,弹簧才会变形。

现今的楼市就是这样,而弹簧就是房价。在经历过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之后,楼市的房价受外力的牵引水涨船高,到现在为止,一线城市和某些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已经高到了一个相对离谱的地步。

但是,因为贷币超发,还要要强调的是,不管你再东位西扯,弹簧的长度其实是没有变的,变的一直是外力。所以任志强一直都说:过去10年,

房价没涨。房价涨的不是“房”,而是“货币超发”。

但是,弹簧的严重快速形变,仍然令人引发无限的担忧。外力增长太猛,弹簧变形严重,再拉下去就要断了。怎么办呢?于是,一只调控大手伸出来,使劲的按住弹簧,希望让其保持弹力的同时不至于拉断。——这就叫横盘。

所以,业内有一个很流行、安静也非常认可的说法就是:限价,其实是在保护房价。反观种种调控政策的祭出,无一不是这个初衷。該去库存的地方还得去,该压制的还得压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这只手去年按了多少次呢?安静曾经总结过:2017年,中国110个城市调控了大概250次。一根弹簧一年被按250次的结果是什么?那必定是特别的敏感脆弱,经不起折腾。

这个时候,如果放开限购限贷,最终带来的灾难性结果就是:把这几年所施加的力一次性全部放开。这个时候,房价的弹簧就可能真的会断掉...所以,用屁股也能想明白:今年的调控根本不可能会放开。

所以,从年初开始,我们就会很清晰的看到一个调控的主线——分城调控。换句话更简单明了:哪里有“反抗”,哪里就会有“压迫”。虽然这是极其严重干扰市场的行为,但是,不得不做。

03、

在刚刚出台的这则文件中,用这个法则去看,就会很清楚的看清这里面的意图。文件涉及的内容较多,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将分成三方面(城市、房企、个人)来解读,当然,仅为个人看法。

首先是城市方面。在文件的第一条和第二条中,我们清晰的看到有关于“加快制定实施住房发展规划、调整住房和用地供应结构”等字眼,这些字眼的提出,很可能与最近闹的“房荒”有关系。

据易居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全国范围受监测的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43712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0%,同比减少8.7%。

这其中,给出的结论也相当震惊:当前全国百城库存规模相当于2013年3月的水平,即库存规模回落到了五年前水平,全国去库存“战役”可谓效果明显。

楼市再出杀招,住建部重申“调控力度不放松”!

而且,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商品住宅”的现房(没有包括获得预售证的)库存只够卖3个月左右。即便加上预售的量,全国很多地方也都已经低于6个月。

而此前,安静也援引过一个数据:4月末,深圳新房住宅可售房源总量是25406套。

新增供应不足,住宅去化周期缩短至10.8个月,为2017年1月后最短。

新房供应不足,开发商入市意愿不大,这就不得不倒逼城市加快供地,面粉都供应不上了,面包怎么做呢?

第二个是房企方面。在调控的市场下,对于购房者来说,这其实是我们最容易见到的乱象。比如说某些楼盘才刚刚开始入市呢,市面上就开始出现“秒光”、“深夜排队抢房”的小道消息。

这种情况,在前两年的深圳房地产市场上见的非常之多。但现在,随着热度的蔓延,更多的传播则发生在二三线城市当中,为了制造抢房的气氛,很多开发商都会突击开盘,有时候甚至会雇人去排队...让购房者一度恐慌。

而且,在限价的政策下,有不少开发商觉得现在入市价格太低了,一度找各种借口拖延入市,最搞笑的是,去年外地城市某开发商,为了延缓入市,找借口说预售证丢了,要重新补办...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所以,在这一则消息中,明确指出:要严肃查处捂盘惜售、炒买炒卖、规避调控政策、制造市场恐慌等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要持续保持高压严查态势,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向社会公布,形成震慑。

第三则是个人方面。在这则条文的通知中,已经明确要求严格管控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等资金挪用于购房加杠杆行为。

这一点,如果你这段时间用过类似于借呗、微粒贷这样的网络信贷工具的话,相信会深有同感。就算你只借5000元,在给你批款之前,客服也会打电话与你沟通三令五申:此笔款项不能用来买房。

2016年中国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为5.7万亿元,而当年中国居民新增存款为5.16万亿人民币。2017年中国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为5.3万亿元人民币,而当年中国居民新增人民币存款下降到了4.6万亿元。

这个中长期贷款主要就是房贷。这说明什么呢?也就是说,2016-2017年,中国居民每年存的钱总金额小于借的钱总金额,负债在逐渐上升。不只是当年借的钱比存的钱多,而且借钱总额增长超过了我们存款总额的增长。

换句话说,以前我们喜欢存钱,但2015年之后,我们开始喜欢负债了。2017全年,居民短期贷款增加1.83万亿元,同比增长181.8%。消费贷在猛增,而且增幅惊人!增长如此高的负债率,不进行遏制怎么行?

04、

今天是520,朋友圈开始频频出没段子手,在此之前,相信很多朋友已经被这条段子刷屏了——

楼市再出杀招,住建部重申“调控力度不放松”!

当然,这只是条段子,你看看就罢,如果当真就输了。因为就目前的市场情况下,想要单纯依靠房子、不通过任何技术性的手段与实操,躺着就想实现以前的暴富梦,已经是不可能了。

反观深圳这两年的房地产市场,大部分的楼盘其实基本上是横盘状态,只是交易成本提高了。除了本身地段过硬、附加值高的楼盘给深圳人不小的惊喜外,很多的楼盘其实都是高位站岗。没有跌,但也没有怎么涨。

现今的楼市调控频频出台,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

与小A吃烧烤的时候,小A闷了一口雪碧,喃喃的自言语自语:“白岩松说,我们走的太快了,灵魂都跟不上了...”

是的,房价走的太快了,偶尔歇一歇,给你争取上车的时间,如果这还把握不住...那就去临深吧。

添加请注明公司(否则不予通过)

看完文章,别忘转发关注噢~

楼市再出杀招,住建部重申“调控力度不放松”!
楼市再出杀招,住建部重申“调控力度不放松”!

你可能还想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