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島—中南半島的地緣結構

我們接著進行中南半島部分。先把中南半島地形圖再貼一下,以方便大家參考。

中南半島—中南半島的地緣結構

從圖上可以看出,中南半島為五個國家組成。多西到東分別是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越南。其中緬、老、越三國與中國接壤。

由於中南半島三面臨海,因此大部分的國家的核心區都為衝擊平原,並擁有足夠的海岸線。只有老撾的國土80%為高原山地,為內陸國。這也使得他的人口為百萬級,在整個半島的政治中人微言輕。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是泰國(暹羅)的附庸,直到法國人進入半島後,暹羅不得不將湄公河東岸的土地割讓給法國(1893年)。法國人給予了老撾所謂“獨立”的地位,當然這種“獨立”只是暫時的。法國人後來將老撾、柬埔寨、越南合併成立了所謂“印支聯邦”以便形成全力對抗南亞次大陸上的英國勢力。這個聯邦的成立並沒有歷史上的依據,只能說是強扭的瓜。因此在二戰後的民族獨立潮後便又分成了三個國家。不過這卻為越南的東南亞大國夢埋下了一個引子,其後亦對中國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這些在分析越南時會具體說到)。

法國人對老撾的這種做法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日本日清戰爭後對朝鮮也如法炮製了一遍。不過日本人做的更徹底一點,直接把朝鮮併入了本土範圍。

既然我們把中南半島的文明基本定位為“農耕文明”,那麼我們就必須對其中的主要河流做一個瞭解。因為幾乎所有農耕文明都是存在於大河所形成的衝擊平原上的,中南半島也不例外。

中南半島一共有五條主要河流,分別是緬甸境內的薩爾溫江、伊諾瓦底江;泰國境內的湄南河;越南境內的紅河;以及最為知名的,縱穿老、泰、柬、越四國的湄公河。

從地緣上講中國也許註定要成為中南半島諸國的大哥。因為這五條江河有三條半是發源於中國境內的橫斷山脈。其中只有伊諾瓦底江有一半的源頭是在緬甸最北端(其源頭有兩支,另一支在中國境內);湄南河發源於撣邦高原,完全與中國無關。

當然能夠控制上游的水源,並不代表就一定能成為大哥。否則就應該是漢族從達L手中要求獨立了。不過對於中國這樣的世界級國家,能夠控制中南半島的大部分水流,確能將地緣優勢轉換為政治優勢。

附:中國水系圖

中南半島—中南半島的地緣結構

由於在介紹橫斷山脈時,所用的圖並不是很清楚,因此很多朋友對於橫斷山脈的走勢可能還有疑慮。不過山水總是相連的,即由於山脈的橫截面一般都是呈三角形的,因此落在上面的雨水會沿著兩面的山坡下流,最終彙集成流(那條決定水流方面的山脊就是我們一直在提的分水嶺)。如果山小,那麼也就是形成山間小溪。但如果山脈足夠高大,那麼就會有足夠的水量彙集成江河了。

對於橫斷山脈這樣高密度的山脈區,由於山脈之間的距離近,山間的峽谷往往就成為兩條山脈共同的水流彙集處。加之山高,流量大,因此往往能夠彙集出水量極大的江河。因此從這張河流分佈圖上我們也能清楚的觀察出橫斷山脈的走向,也能觀察到金沙江對橫斷山脈東部區域的阻隔作用。

對於中南半島來說,這幾條河流所形成的衝擊平原並非都在一起。事實上由於山脈的阻隔,緬甸境內的那兩條河流所形成的平原,與越南北部的紅河衝擊平原是各自處於獨立狀態的。而半島中心的湄南河——湄公河地區則地理上的聯繫要緊密的多。事實上中南半島最早的文明和最主要的博弈也正集中於此。

附:中南半島河流分佈圖。

中南半島—中南半島的地緣結構

由於緬甸境內的兩條大江都沒有延伸到其他國家,因此緬甸在中南半島上與其他國家的聯繫相對並沒有那麼緊密。出於地緣上的關係,在緬族強大時,他們更多的是與中湄南河流域的泰人發現衝突。對於相對溫和的泰人來說,緬人顯得有些野蠻。因此緬人得以通過武力將自己的勢力範圍從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區(緬甸本部),延伸至馬來半島北端。這一區域本來是泰人的地盤,現在不得不和緬甸共享了。

對於東部的越南來說,他的歷史大部分與北部的強鄰中國是分不開的。這也怪不得別人,誰要那阻隔交通的橫斷山脈在庇護了緬甸、老撾及越南西北邊境後,偏偏沒有再向東延伸一點,伸到海中的大陸架上。那條橫亙在中越邊境的“丘陵”做為“清晰的天然地理特徵”大至劃個界還可以,要想阻止華夏軍事力量的進入就不夠了。

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越人(京族)的勢力僅是侷限於北部的紅河流域,並沒有足夠的精力去拓展中南半島上的勢力(不是他不想,他也做過很多努力,但由於中國的干涉,總不能盡興)。

當然中國在越南北部也並非如魚得水,原因前面分析過了。在得到明清兩朝不會再對其用兵的的信號之後,越南人終於可以放心的向南擴張了。他的南下路線就延著中南半島東部的“長山山脈”南下,位於現在越南南部的“占城”國首先就成為了犧牲品。而後越人又從柬埔寨的高棉族手中奪取了湄公河的出海口,佔據了肥沃的湄公河三角洲(17世紀)。這也使得越南成了象中國那樣的,同有擁有南北兩條主要河流的國家。這種格局讓越南的戰略形勢更加穩固。

之前在分析朝鮮時也談到了朝鮮半島的地緣結構有類似中國的南北互助的格局。有趣的是,這種類似的格局有時很容易造成南北治。中國的這類歷史自不必說,越南也不過才合了40多年,朝鮮半島現在還分著。不過一旦南北地區擁有共同的文化(東亞的大一統集權思想),這種地緣格局還是利大於弊的。最起碼擁有這種戰略縱深的國家你很難一口把他吃掉。

由於緬族和京族在歷史上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在各自的邊緣地區發展,因此中南半島的腹地長時間是高棉人的天下。高棉人也就是現在柬埔寨的主體民族。現在由於兩邊的泰人和越人的的擠壓,高棉人已經不得當年之勇了。在丟失了湄公河中上游地區和肥沃的出海口後,柬埔寨目前的基本被壓縮在湄公河下游的平原地區,海岸線也只有一小段。這使得高棉人沒有足夠的戰略縱容和防禦高度,地緣格局使得它只能成為中南半島上的二流國家了(越南當初先拿它開刀,而不是人口更少國力更弱的老撾開刀正是基於此)

關於高棉人在中南半島的存在,中國的史書在1900多年前就有記載。高棉人最早建立的國家叫“扶南國”,後來叫“真臘國”。如果大家對這兩個國名不熟悉也不經緊,畢竟這些故紙堆裡的東西不是誰都感興趣的。不過隨後高棉人建立的國家就非同凡響了,之所以出名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強的武功,而是因為他們建立了一個夢幻般的城市——吳哥窟。我們並不需要在這裡探尋吳哥王朝的歷史,單從他們的建築能力上也可以想見高棉人當時的國力之盛。

吳哥窟代表的是高棉人在中南半島上的勢力頂峰。14世紀末,高棉人被迫放棄他們的國都吳哥,南遷至現在的首都金邊。這地切都是緣於半島上崛起的另一股勢力——泰人。泰人所建立的“暹羅王朝”從此以後成為了中南半島核心區的主人,並一直到現在。

有一點需要說明,儘管高棉人失去了他在中南半島上的統治地位,但他們的王室卻延續到今天,這一古老的王室薪火相傳了1940多年,堪稱奇蹟。在上個世紀中國也為這個王室的存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最起碼在我兒時的記憶裡,西哈努克親王是可以和阿拉法特並列的,在收音機裡出現頻率最高的外國人(沒有中國,早就被越南滅了)。不過當時我也很奇怪,做為無產階級的優秀代表,為什麼要這麼禮遇這個封建殘餘。現在我當然清楚了,意識形態始終是要放在國家利益之後的。

關於泰人,無論是基於歷史還是現實,我們都需要重點的說一下。在此之前我們先大概瞭解一下中南半島的主要民族分佈情況。

上圖

中南半島—中南半島的地緣結構

就中南半島上各民族的起源現在並沒有特別明確的說法。一般中國人認為緬人最早是從青藏高原的東緣,穿過橫斷山脈進入伊諾瓦底江流域的;而越人則和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古越(粵)人同出一脈。在此之前中南半島上的主體是孟——高棉人,孟族主要活動在緬甸本部地區;而高棉人主要在湄南河——湄公河地區。這兩個民族應該同出一源,因此他們的語言也被稱為“孟高棉語”。

有一種說法是這兩族也是從中國境內遷過去的,只是時間更早。其於國內史學界的政治引導性,我並不想過於深究。這些也並非今天的重點。我們只需知道緬人最終取代了孟族人,成為了中南半島西部的主人。而後者現在還殘存有一百多萬人在軍政府的統治下艱難生存。

高棉人的主要敵人則是泰人了。關於“泰”這個民族,目前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就是指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包括以此為標籤的生活在其他國家的“泰族。廣義的“泰族”還可以包括緬甸撣邦高原上的“撣族”,老撾的“佬族”,甚至越南北部的“岱依族”,中國境內的壯族、傣族等民族。

目前由於政治上的敏感性,一般把這一系列同源的民族稱為“壯泰語族”。學術上的觀點是這一族群發源於雲貴高原東邊緣的紅河地區(廣西境內),後來由於北方華夏文明的壓力而部分南遷。他們試圖進入紅河中下游地區時,被北越的京族阻擋住了。於是只得沿著橫斷山脈的南緣進入中南半島北部的高原地區,他們繼續向西試圖進入伊諾瓦底江流域時,遇到了先期到達的緬人的阻力。於是向南進入湄南河——湄公河流域成了最佳的選擇。最泰人在14世紀末戰勝了土著的高棉人,成為了這一地區新的霸主。

在遷移過程中留下的部分族人現在被定義為越南的“岱依族”,老撾的“佬族”,撣邦的“撣族”。當然這些“民族”與泰人分離的時間不同,所以之間的差別也不盡相同。

“壯泰語族”在語言上有很多共通性,在民族習慣上來比較接近,類同性看起來似乎和“突厥語族”有些相似。不過由於西南地區的地形原因,各民族語言文化之間的差異並沒有突厥語族那樣的接近。最起碼中國境內的壯族和越南境內的“岱依族”由於長期受華夏文明的影響,和泰人的差別已經有些大了。相比之下佬族——撣族——泰族的差別更小,關係也更為緊密些。事實上老撾所在的那片高原山地,長期處於部族紛爭中,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做為泰國的附庸而存在的。如果不是法國人的介入,使得老撾有建國的機會,泰國人應該已經把他們消化成純一的泰人了。目前佬族有1800萬人,有一千五百萬人在泰國東北部,現在的民族認同感已趨同於同一的“泰族了”。

對於撣邦高原的的“撣族”,泰國人也並非沒有想法。不過緬人是半島上另一股強大的勢力,他們也需要這一地區做為對泰國(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緩衝區。因此目前泰國的民族主義者們更多的是寄撣邦自身能先獨立出來。

泰人由於和北部的民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不可避免的也產生了“大民族主義”,即所謂的“泛泰主義”。其內涵是將所謂的泛泰族群統一在一起(和泛突厥主義類似,現在這個“泛”字都用濫了)。當然對於中國境內的“親緣民族”他們也不敢多想,更多的是希望加強學術上的聯繫,以期獲得外部的支持。但對於中南半島上的那些國家來說,這卻是不小的壓力。因此這些國家希望與中國,甚至印度聯合起來(印度的東北部地區也有泰語族為主體的邦)壓制泰國的這種念頭。

“泛泰主義”最風光的時候是二戰時期,那時藉助日本的力量,泰國國內的上層人士希望能借此奪回被英法兩國蠶食的領土,並一舉將泰族統一進一個國家。最終由於日本的戰敗沒能成功。不過泰國仍然象一個不倒翁那樣的和日本劃清了界線,擺脫了戰敗國的地位。也許泰國的這種平衡能力是由於長期處在強鄰的包圍中所形成的吧。

上張泛泰族分佈圖(印度東北地區未標)

中南半島—中南半島的地緣結構

目前中南半島的地緣、族群及政治格局大致如此。如果從政治的角度來看,緬甸、泰國、越南無疑是半島上三股主要的力量,老撾和柬埔寨由於地緣的關係,屬於從屬地位。從地緣的角度來看,緬甸和越南與中國接壤,因此會有更多的利益衝突。越南是在海上,而緬甸則是陸地上。就這兩個國家本身的地緣特點來看,緬甸的優勢在於印度洋上,越南的優勢在於南海上。這些地緣優勢會成為中國與之交往政策的重點考慮因素。至於是胡蘿蔔還是大棒就要因時而異了。

在這種情況下,泰國做為中南半島的核心地區國家,就更顯他的平衡功力了。出於自身安全的需要(兩邊都不是好惹的主),泰國也願意和中國建立更深層面的關係。因此中泰關係從長期來看,是有地緣保障的。如果泰國人最終能夠挖通“克拉地峽”,那麼它對於中國的戰略意義就不僅僅是體現在的平衡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