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元買雞9元賣,10元買雞11元賣,一共能賺多少錢?

8元買雞9元賣,10元買雞11元賣,一共能賺多少錢?

網上閒逛,看到一則數學題:

一個人花8元買了只雞,9元賣出去10元買回來,11元再賣出去,他賺了多少錢?

這還不簡單嗎?

這個人,一共做了兩次交易。

第一次,一個人花了8元買了只雞,9元賣了出去。那麼,在這個過程中,這個人賺了一塊錢。

第二次,這個人用10元把雞買了回來,11元再賣出去。這個過程中,他又賺了一元。

兩次買賣,每次各賺一元,合起來就是兩元。

答好,我將自己的答案發了上去。

我本以為,這種題目沒什麼好討論,兩元是惟一的結果。

可我錯了。答案區裡,五花八門的結果簡直晃花了我的眼睛。

網友長情:9-8等於賺一塊,10元買在本錢的基礎上等於虧2塊。然後11元賣出去等於在10元的基礎上賺一塊錢。最後應該是沒有盈利。

網友妖不到臺:8元買9元賣這裡他賺一元,身上有9元錢了,然後他花10元買這裡他虧一元,然後在11元賣這裡賺一元,所以他一分沒有賺//

吳冠秀:8元買9元賣這裡他賺一元,身上有9元錢了,然後他花10元買這裡他虧一元,然後在11元賣這裡賺一元,所以他一分沒有賺

加勒比海的金槍魚:我覺我不可能做大老闆,但這道題真的沒賺,兩次買賣,第一次賺一元沒疑問,我把一元利潤放一邊,第二次原來的本金8元要另掏錢包加二元進去才夠,對吧,第二次也是賺一元,兩次賺二元減去第二次買的時候加進去的兩元本金,剛剛平本哪裡賺了?

這幾位兄臺的腦回路真是與眾不同啊。10元買在本錢的基礎上等於虧2塊,這句話沒毛病,可既然已經把虧本的兩元刨了出去,那麼等到11元再賣的時候,底價就不是10元,而是8元了,相應地,賺了3元,除掉那虧本的兩元,還剩一元。再加上一開始“9-8等於賺一塊”,不正好兩元嗎?

網友比一大: 逗我笑呢?還賺兩元?只是賺了一元,9元賣的時候賺了1元。10元買回來的時候,還倒貼了1元進去。

網友清71405582:最終只賺一元,賣出一次賺一元,買進一次虧一元

這都是落入思維誤區的傢伙。認為10元買進已倒貼1元的時候,雞的價位已落至9元,11元再賣出去,不是賺了兩元嗎?

網友命運2361848:賺了三元。11-8=3八塊錢是自己的本,最後賣了11,去掉自己的本錢。

網友長紅保健:真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算的:8元買的:11元賣的:不就賺3元:管他中間怎麼轉:想那麼多有用嗎

這些網友,真是刻舟求劍啊,只看到了最初的本錢與最後的交易,就完全忽視了其中的過程。當這個人用10塊錢買雞的時候,錢從何處來?只能是借。借了1塊錢,完成第二次交錢。3塊錢去掉1塊錢,還剩多少?

也許是受夠了這些五花八門的回答,網友雙盟設計站出來作了詳細解釋:你農行卡有8元,建行卡有10元!第一次做生意,從農行卡取出8元買了只雞,9元賣,然後存回農行,這張農行卡是不是賺了一元?後來你覺得雞價會上漲,準備做第二次生意,從建行取出10元,又去買那隻雞,11元賣出,又把錢存回去!你的建行卡是不是又多一塊?每張卡都賺一塊,共2塊!

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不同的人竟然給出瞭如此懸殊的回答。數學水準是一回事,思維方式又是一回事。

看著這些答案,感覺小學數學老師很難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