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歡歡:從技術角度看綠色區塊鏈之綠色智能合約

「人物介紹:易歡歡,易選股金融智能證券董事長,互聯網金融千人會秘書長、北京大學校友會互聯網金融專委會秘書長,中國互聯網金融博物館理事。」

易歡歡:從技術角度看綠色區塊鏈之綠色智能合約

先來談談什麼是智能合約。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是一種以信息化方式傳播、驗證或執行合同的計算機協議,允許在沒有第三方的情況下進行可信交易,這些交易可追蹤且不可逆轉。智能合約的目的是提供優於傳統合約的安全方法,並減少與合約相關的其他交易成本。

智能合約由參與方達成協定,規定權利和義務,並簽名確認,在一臺或多臺計算機上執行。參與方達成協議的時間,通常來說,即參與方簽名確認,在合約平臺上安裝併發布合約之時。當參與方在智能合約中約定的條件滿足時,則自動觸發合約的執行。

以房屋租賃合約為例,假設用戶A將房子出租給B,雙方通過智能合約約定租金為每月一千元,押一付三,每月五號前支付,租期為一年,同時在智能合約明確雙方的線下支付銀行帳戶(如果雙方約定可以通過數字幣支付,也可以為鏈上數字錢包帳戶)。雙方簽名確認後,將智能合約發佈到鏈上並生效。合約首次執行,自動從用戶B的帳戶扣除押金及租金,並轉帳給用戶A,同時將相關操作日誌記錄在鏈上。智能合約在每月月初進行檢查,以決定是否到了支付帳期。如果在帳前開始前,查詢到租戶B資金不足,則在預留期過後自動將門鎖鎖定。租約到期後,智能合約自動將押金退還租戶,並生成操作日誌記錄上鍊。合約參與方隨時可以通過區塊鏈的合約接口查詢合約的執行情況和日誌。

在綠色區塊鏈中,利用智能合約實現的是環境數據協同採集,數據上鍊和環境資產交易、生態價值共享等。綠色區塊鏈構築了一張覆蓋全球的環境資源和數據監測網絡,將採集區根據地域、資源類型、自然分片等條件進行劃分,分片進行採集數據。對於每一個分片,多個節點同時採集,一方面是避免單點故障,另外一方面是便於數據的協同驗證,提高原始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對於採集節點的加入,我們利用節點驗證合約來確保加入節點的合規要求,即約定節點的軟硬件規格參數和通信協議標準,當得到該採集片區的其它節點的確認後,該節點才具有加入採集區並進行有效數據採集的資格。

易歡歡:從技術角度看綠色區塊鏈之綠色智能合約

對於環境數據上鍊和資產交易,通過智能合約技術將相關的方法學和操作流程自動化。以碳資產開發為例,傳統的碳資產開發週期長,涉及控排/減排企業、政府監管部門、第三方勘察/監測機構、核證機構、交易所等,平均開發週期超過一年,且每個參與的節點都會有大量的文件傳遞,容易出現錯誤,影響最後結果的準確性。利用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技術,將環境問題的各種方法學智能合約化。對於環境資產供給方,將所擁有的環境數據提交上鍊申請,驗證節點綜合用戶提交的資質證明材料、IoAB採集的數據、政府部門有關該環境資產的證明數據等,結合方法學和智能合約,進行有效性合法性驗證,共識通過後,該環境數據即變成綠色價值網絡上的有效環境資產,可以進行自由的流通和交易。環境資產需求方,提交需求信息,在智能合約的自動控制下,通過鏈上資產交易系統進行撮合,包括進行相關的用戶驗證,資產驗證,需求驗證和合規驗證等流程。所有驗證流程通過後,需求方向供給方支付相應的通證,資產正式從供給方向需求方進行轉移,交易即宣告完成。

智能合約技術的應用,使得環境資產的開發、交易和配額拍賣等所有流程都能編譯成智能合約運行在區塊鏈上並自動化處理,無需人工干預,確保交易過程可信可靠,杜絕人工過多幹預造成的誤差和低效。不僅可以使整個流程變得透明公開準確,還能縮短開發週期,進而提高效率。

綠色區塊鏈連接B端和C端用戶,通過將經濟激勵模型智能合約化,將權利、義務、激勵有機結合,實現環境數據和資產在世界各國政府、企業、協會、社會和個人之間實現高效可信流通、共享和交換, 將環境數據和資產的利益主體、監管機構、行業協會和個人納入到有機的治理體系中。同時提供開放而豐富的接口,為各方對環境數據和資產的共享、流轉、分析、交易和監管提供服務,充分挖掘環境數據和資產的巨大價值,形成全球範圍的綠色生態價值網絡。把單純依靠強制和處罰模式,轉變為權利和義務相結合,監管和激勵相促進的環境保護新模式,推動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易歡歡:從技術角度看綠色區塊鏈之綠色智能合約

​「易選股:始創於2015年3月,是中國新興的證券Fin-AI(金融人工智能)平臺。致力於發展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在證券領域的應用,提供人工智能證券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