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孩子有无触碰毒品?“笑气”危害大吗?拒绝毒品,我们怎么做?浙江省公安厅权威解答

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有请发言人》,今天播出第五期“拒绝毒品,我们怎么做?”

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政治部主任刘静作为发言人亮相,介绍有关情况,面对面回应社会关切。

以下是本期节目的文字实录:

发布环节

主持人贺传:百姓关心、社会关切、媒体关注,共同聚焦、权威发布。各位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全媒体时政节目《有请发言人》。本节目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浙江经视承办,在每周六晚的21点25分,期待与您面对面。今天的话题是《拒绝毒品,我们怎么做》。接下来有请本场发言人,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 政治部主任刘静。

如何判断孩子有无触碰毒品?“笑气”危害大吗?拒绝毒品,我们怎么做?浙江省公安厅权威解答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来主要跟大家聊聊禁毒这个话题。在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当前我省仍然处于毒品问题蔓延期、毒品犯罪高发期、毒品治理攻坚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吸毒人员总量仍居高位。

目前全省现有吸毒人员9.8万;其中本省籍6.7万人,有68个县市区吸毒人数超千人。

二是毒品犯罪形势严峻复杂。

我省毒品几乎全部来自外省境外,近三年全省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数量居全国前列。

三是制毒活动向我省渗透加剧。

在去年我省破获的一起案件中,一案就缴获2吨多麻黄碱用于制造冰毒。

四是新型毒品不断出现。

当前新型毒品及其类似物层出不穷,其中最典型的是以卡西酮、芬太尼等为代表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第三代毒品”,成瘾性极强、身体危害性更大。

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对毒品犯罪坚持重拳出击,以打开路。2013至2017年全省每年破获毒品案件6000多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9000余人,查获吸毒人员4万多人,强制隔离戒毒1万余人,打击查处总量居全国前列。

我们积极开展戒毒康复工作,加强吸毒人员帮教。经过多年持续的实践与探索,我省已经初步建立了由禁毒办组织协调,以乡镇街道和公安派出所为责任主体,以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吸毒人员网格化管理为基本框架的戒毒与管控工作体系

我们大力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防止流入制毒渠道,多年来保持了本省易制毒化学品“零流失”,成为全国易制毒化学品管得最好的省份之一。

我们同时注重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数据显示:近几年我省新发现的吸毒人数在逐年减少,预防教育成效逐步显现

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禁毒工作是政府主导下的一项综合治理工作,单靠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希望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能够更多地关注并参与禁毒工作,让我们大家一起携手,为努力实现“无毒浙江”共同奋斗。

刘静: 毒品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传统毒品;二是合成毒品。

传统毒品是从原植物中提炼而成;合成毒品是冰毒、摇头丸、K粉等人工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的毒品。我省在近年来发现的毒品中,以冰毒和冰毒片剂为主,占了60%左右。而且在去年我们新发现的吸毒人群中,合成毒品的吸食率达到90%。

刘静:近几年我们发现外省的不法制毒分子把目光瞄向了我省,他们是妄图在我省建立地下的制毒加工厂,他们往往选择偏远山区、废弃的一些房舍、养殖场和停产停工的小工厂来进行制毒犯罪。而且有些勾结当地人购置设备、储存原材料。

除了地点隐秘外,还有一些显著的特征:一是夜间它的用水用量急剧上升,排放出来的气体和烟尘,气味非常的刺鼻;还有排出的污水让周边的草木都容易枯死,河流里的鱼虾大量死亡。

这些主要特征,普通的百姓都容易发现,所以在这里我也呼吁,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发现这类问题,能够积极举报。对于查实的举报,我们将会进行奖励。

刘静: 我们一般情况下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一些线索,以及公众的举报。我们将进行筛查、核实,对涉嫌吸毒的,我们将采取一些检测,比如尿液检测、血液检测和唾液检测,这种传统的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去年我们与相关的科研部门共同研发了毛发检测技术,它的追溯期达到3到6个月。这项技术的使用,对我们筛查隐性吸毒人员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刘静:我们省实行的是全警机制合成作战,前段时间我们在丽水和宁波查获的几起毒品案件中,每一起案子都抓获有上百人。大家可以想象,这么多人,光靠缉毒民警一个警种是没有办法完成的。每一起案件从情报研判到抓捕到审讯,需要各个警种的参与。

全警参与、全链条打击,要打深打透,彻底铲除这个毒瘤。

互动访谈环节

我刚才留意了一下,放VCR的时候现场观众的表情,他们肯定心情跟我是一样的,觉得非常的触目惊心。每年的这段时间,其实都是禁毒宣传月,事实上禁毒宣传肯定不局限在这一个月,日常生活当中关于毒品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吸毒会有哪些严重的后果,这样的信息我们接收得并不少。为什么明知道吸毒不好,还会有人去吸毒呢?

刘静:吸毒的诱因其实是很多的,有些人是主动吸毒,主动吸毒这部分人,一般精神比较空虚或者是要寻求刺激再或者是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尝一口没有问题,结果越陷越深。

还有一种是被蒙骗的,现在好多年轻人喜欢参加私密的一些派对,那这里面就有可能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首先他跟你来套近乎,然后递给你一杯开了瓶盖的饮料或者酒水或者是手工制作的一些香烟,这里面就有可能存在一些毒品,就中了圈套。

还有一种是青少年好奇心比较重,或者交友不慎被引诱吸毒,结果越陷越深。

访谈主持人蒋盈盈:所以也是提醒大家,不是说你自己不主动地去做这个事情,就完全是安全的。那如果说沾染上毒品之后,很多人想要戒毒,想要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迹,那我们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到他们?

刘静:戒毒我们一般有三种模式:一般是自愿戒毒;第二种是社区戒毒;第三种是强制隔离戒毒。自愿戒毒一般是没有进入强制隔离戒毒所的人员,都可以主动到具有戒毒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去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对那些公安机关认定他是吸毒成瘾的,由公安机关责令他到社区去进行社区戒毒、社区矫正。社区戒毒一般时间是三年,而且在我们省以按照20比1的比例配备社区义工,专职的社工帮助他来戒毒,定期督促他去尿检,跟他谈心谈话,包括行为或者是思想的矫正等等这方面的工作。强制隔离戒毒,就是反反复复吸食而且成瘾性特别强,像这一类人员,不愿意到社区戒毒,或者在社区戒毒但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我们将采取相关的戒毒措施,也就是进强制隔离戒毒所

观众代表:刘厅长您好!作为我们普通群众,要是在小区里碰到可疑的吸、贩毒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谢谢。

刘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如果发现周边有这种涉嫌吸食或者贩卖毒品的犯罪行为,或者有其他的涉毒违法行为,比如给他提供场所,容留他人在家里吸毒等等这些行为的,及时拨打110举报。去年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对涉毒违法举报的奖励办法,这个办法中就明确规定:对公安机关查实的举报,将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额度

观众代表:刘厅长您好!我是来自上城区清波街道的一名社工。我们在社区工作的时候,偶尔会听到一些传言说某某人可能偷偷的在吸毒,但是他自己想戒毒,家里人也很着急,但是单靠他们戒毒难以实现。这个时候他们也不敢声张,怕受到处罚,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谢谢。

刘静:我的建议像这一类人要及时主动到公安机关去登记,我们也建议家属及时联系有戒毒资质的医疗机构,去帮助他戒毒,同时专职的社区戒毒义工会主动跟进。另外我想大家也减少顾虑或者打消这个顾虑,对主动到我们公安机关去登记的这一类人员,我们将依法不予处罚

访谈主持人蒋盈盈:总之这个事情就是不能拖对吗?我们刚才提到浙江吸毒人员的数量已经达到了9.8万 ,那在这个数量当中,青少年的比例占到了多少?

刘静:在目前我们掌握的9.8万吸毒人员中,18岁到35岁的人员达到了55%以上

访谈主持人蒋盈盈:那我们有没有针对青少年的毒品问题,有一些相应的措施去进行预防?

刘静:我们国家、我们省里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比如我们跟省教育部门联合将禁毒的知识进校园进教材,包括进考场,我们规定浙江中小学校每个学期必须要不低于两课时的禁毒知识教育

在刚刚结束的高考和中考的考卷中,禁毒知识也得到了体现。虽然说只有两分,但是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还有是禁毒知识进家庭、进社区,包括进一些场所。我们也呼吁全民识毒、全民禁毒,打好一场全民的禁毒仗。

访谈主持人蒋盈盈:关于毒品或者跟此相关的知识,大家非常有必要能够再多一些:比如从去年7月开始,有一个词叫做“笑气”,开始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当中。就是我们现在在大屏幕上看到的这张图片,这是“笑气”的一个外包装。“笑气”,它的学名是一氧化二氮,在日常生活当中它被用作助燃剂,在食品加工当中也有使用。但是现在“笑气”越来越多地和上瘾和毒品这样的词挂起了钩,尤其在青少年的群体当中产生了非常大的危害,我们通过一段VCR来了解一下。

看到这个片子里头的一些案例,还是让人挺担心的。“笑气”它里头有一句话说,它的杀伤力不亚于毒品,但事实上它又并不属于毒品,可是它的这个危害又是显而易见的。那公安部门对于这样的现象,怎么去预防?怎么去遏制?

刘静:我们现在要求娱乐场所的业主必须守土有责,要有社会责任感,杜绝“笑气”在娱乐场所使用。今年的2月,丽水的云和县破获了首起“笑气”案件,犯罪分子将“笑气”贩卖给年轻人进行吸食。这起案件破获之后,给犯罪分子判刑了两年,这也是全国首例因贩卖“笑气”而入刑的案件。去年年底,我们省的德清也有三个人在宾馆的房间里集体吸食“笑气”被行政拘留,像这一类的案件还是不少的。

观众代表:刘厅长您好!我作为一个家长,平时应该怎样发现孩子是不是碰触了毒品,我们应该怎么预防?谢谢。

刘静:作为一个家长,还是要时时地关注你孩子的动向。如果发现他的行为有些异常或者说是高度的亢奋、有一些幻想,或者是想象中人家在追杀他或者要去害他,出现这种行为你就应该要重视了,我觉得有必要采集孩子的毛发进行毒品的检测

如果发现真的吸食毒品,那马上要联系相关的部门。还有在家里如果发现了一些吸食毒品的器具,比如吸食冰毒,必须要有锡箔纸,要有吸管,还要有防风的打火机。包括我们刚才在屏幕中看到的“笑气”这种包装瓶,如果在家里发现了这种东西,我想家长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观众代表:刘厅长您好!我想问一下,孩子如果被引诱第一次吸了毒会不会成瘾,还是要多次以后成瘾,家长发现这个情况该怎么办?

刘静: 毒品之所以要被管控,就是因为它的成瘾性极强,还有社会的危害力也是极强的。

一般吸食了第一口,他就想吸食第二次。

刘静:在我们现实的斗争中会更危险、更残酷。出于对暴利的驱使,这些毒贩往往以身试法、以命相搏。据我们统计,去年有32名公安民警和辅警,在缉毒斗争中英勇负伤

访谈主持人蒋盈盈:我记得是在去年的4月份,宁波余姚有一位民警叫胡建江,他当时就是在追捕毒贩的过程当中被刺中了动脉,当时就失血2300毫升,2300毫升是什么概念?一个人全身血液的三分之一当时都流掉了,就是这样的一个场景。我们现在通过一段视频来回顾一下当时的这个情景,来认识一下这位英雄。

现场的观众应该是为胡建江最后的那一句话鼓掌的,虽然很危险,但是这个事情总得有人去做对吗?

刘静: 对。我们公安是作为禁毒的主力军,我们一直是站在禁毒、缉毒和扫毒的最前沿,伴有血与火的考验

。但我想有党委政府坚强的领导,有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全省人民警察都会保护人民的平安,打击毒品犯罪。毒品一日不绝,我们的禁毒就一日不止。

访谈主持人蒋盈盈: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迎着危险向前,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逆行英雄。我们的缉毒民警就是这样默默无名的缉毒英雄。感谢刘厅今天的精彩发言,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拒绝毒品。谢谢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