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滄海遺珠到自貿新區 南沙正朝著「灣區中心」的目標前進

廣州市最南端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南沙區,名字源自南沙島。在清代嘉慶年間,南沙區仍是珠江河口的一處島嶼,如今經過自然沉積和人工圍築,南沙島已經與北部的蕉門隔河相望,連成一片。

從滄海遺珠到自貿新區 南沙正朝著“灣區中心”的目標前進

南沙區的歷史地理變遷,也是珠江三角洲圍墾史的縮影。嘉慶年間,南沙附近的山上已經開始有采石築圍的活動。南沙及附近鄉民除了在南沙島附近築圍外,還在龍穴島、萬頃沙一帶圍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萬頃沙泥坦已經延伸到十三湧以南,十湧以東的龍穴島海面也逐漸淤淺,龍穴島逐漸不再是海中孤島,而成為陸地孤山,圍田增加的速度為每年300—400畝。

改革開放以來,南沙的發展進入快車道。

1987年,香港商人霍英東開始關注南沙。在他看來,南沙地處珠三角核心位置,水路距香港38海里、距澳門41海里,擁有25公里海岸線,是珠江口上的天然良港。1989—2000年,霍英東與政府合資建造了洛溪大橋、沙灣大橋、港前大道、進港大道。此外,霍英東還成立了16家公司運作南沙會展中心、南沙科學館等項目。2000—2005年,南沙資訊科技園、南沙大酒店、南沙物流中心、新客運港碼頭、珠三角世貿大廈、香港中華總商會大廈、霍英東集團大廈、南沙大廈、英東中學等相繼落成。南沙的面貌已然改變。

2015年,是南沙迎來新機遇的一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審議通過了廣東(三大片區:廣州南沙自貿區、深圳蛇口自貿區、珠海橫琴自貿區)、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進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南沙的定位是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範圍包括海港區、明珠灣起步區、南沙樞紐區、萬頃沙保稅港加工製造業區等七個板塊,承擔起了國家推進新一輪對外開放戰略先行先試的重任。

如今的南沙區高樓林立,已經初具現代化都市氣質。從南沙區公佈的數據可以瞭解到,2015年以來,南沙在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自貿區開放創新、創新要素集聚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據悉,南沙已落戶99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和103家總部型企業;認定全球、區域或海外總部數6個;落戶自貿區內的外資企業1372戶,註冊資本1747.7億元。南沙正朝著“灣區中心”“開放門戶”“樞紐港口”“創新高地”“宜居城市”的目標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