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郭诩(1456—约1529),明代画家。字仁弘,号清狂道士,泰和(今属江西)人。擅画写意人物,笔势飞动,形象清古,有时信手拈来,辄有奇趣;兼工点簇花卉、草虫,亦写山水。同时期画家沈周、吴伟、杜堇等,都推重其艺术造谐。传世作品有《杂画》、《东山携妓图》等。

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名称】明 郭诩 杂画图

【年代】明代

【简介】册页,纸本,设色,墨笔。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册绘蕉石妇婴、青蛙草蝶、青山花村、鸡冠蛱蝶、竹石秋菊、草亭钓艇、芦塘芥菜、溪山空亭等八图,每图自题七绝一首,阐发画意。此选二幅花鸟作品,一为《芦塘芥菜图》,二为《竹石秋菊图》。作者在花鸟的表现技法上更具创造性,纯用色彩绘写,色泽鲜洁而运笔简练。在笔法上,勾曳点垛染灵活飞动,毫不板滞,生物的形态栩栩如生;芥菜、竹菊等画法,也显见他水墨写意的娴熟功力。

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名称】明 郭诩 东山携妓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墨笔,纵123.8厘米,横49.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以东晋名士谢安栖隐东山的轶事为蓝本。谢安,字安石,未入仕前已名重于时,朝廷屡次征召,皆以病辞,隐居会稽之东山,放情山水,以声色自娱,每出游必携妓同行。后出仕司马,又升任宰相。在此画面上,谢安清须飘洒,气宇轩昂;三妓云发高耸,缓步随后。

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名称】明 郭诩 琵琶行图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墨笔,纵154厘米,横46.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运用工笔白描法,端坐的白居易和抱琵琶侧立的商女,均以细秀流畅的兰叶描勾出,比例合度,情态细致,风格清新淡雅,毫无狂态和逸笔,属于郭诩比较工细的一路画法。然亦透出画家对简逸的追求,如在情节铺叙方面省却了环境和陪衬人物,着意刻画两位主角,并突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时的情态,笔简而意完。

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郭诩 朱子像 立轴

钤印:太和郭仁弘印(参见《晋唐以来书画家鉴赏家款印谱(第二册)245页编号1009郭诩第二印,台北故宫博物院,1964年出版)

题识:文公先生像。后学泰和郭诩拜写。

鉴藏印:嘉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宝笈三编、显堂真鉴、蒋谷孙

说明:曾经浙江吴兴蒋谷孙(1902-1973)收藏。

按语:郭诩,字仁弘,号清狂道士,泰和人,明早中期画家。擅人物,笔势飞动,信手而成。复善山水、花卉,纵放淋漓,俱有奇趣。对浙派中后期画家影响极深。若论笔底超脱,墨渖浑厚,则张平山辈远不能与之比肩。

此图绘朱熹像,写朱文公头戴透明方巾拱手凝视前方,广额厚唇,目光坚定,面带微笑,显得安祥慈和。眉、神情极为生动。衣纹遒劲,银钩铁划,显示出画家非凡的功力。

郭诩自然没见过朱熹,此图或得之于宋、元旧稿,也可能想象为之,但出于对前辈大学者的仰慕,因此一改平素纵放肆恣的狂习,画得凝炼端庄,一丝不苟。不过,他笔底的雄劲力量,傲岸气度,却与我们目前能见到的郭诩其它作品气息一至,不落小家之习。那疏松细劲的胡须头发,画得轻松利落却根根都像从皮肉中长出。两眼的上睑,都有短短的一笔若不经意地划出,把对象的年龄特征在轻松一挥间画得生动传神,刻划入微。

画幅右上的隶书写“文公先生像”五字,劲硬生拙,是明代早中期隶书的特征。右下小字落款,为“后学泰和郭诩拜写。”字迹比习见的规正,但仍明显带有山谷体,特别是“泰和”二字,撇、捺舒展,与多幅郭诩落款中这二字的写法完全一致。既然是“拜写”前代大学者,画法与书写规正些是必须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郭诩的画传世极少,此图曾经《石渠宝笈》著录,是清宫旧藏,很珍贵。

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名称】明 郭诩 秤书图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绢本设色,122.9×71.1cm。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郭诩 斋居运甓 立轴

郭诩(1456―1529),字仁宏,号清狂道人,江西泰和人。擅长画山水、人物,兼有粗笔和细笔两种面貌,他的水墨写意人物画,风格豪放与吴伟齐名。精于粗笔写意画。此画是他的出色代表作之一。画面一牛一童,用笔极为精炼,运墨更见特色,非有高深的艺术修养,实在难以达到这种境界。

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郭诩,明早中期画家,字仁弘,号清狂,江西泰和人,与吴伟、杜堇皆有声于时,为早期浙派画家之代表人物。擅山水、人物,粗犷洒落,不羁成法。此轴所作人物,衣纹用笔劲利如行草书,顿挫徐疾,极有韵律。与山石柳枝,皆似南宋院体笔法。清狂晚年,作画更率意,笔愈粗简,墨愈淋漓,复参有文人画圆润的笔意。以此较之,此作当其壮年力学时所作。他的画传世不多,识者重之。

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郭诩 (款) 醉酒图 立轴

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郭诩(款) 乞巧图 立轴

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郭诩 1484年作 仿宋元山水 册页(八开)

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杂画册》明 郭诩 纸本设色

郭诩擅长画山水、人物,兼有粗笔和细笔两种面貌,他的水墨写意人物画,风格豪放与吴伟齐名。此图册为山水、花卉、人物集,共绘图八幅,每幅图各题七绝一首,以诗配画,抒发胸中意绪。《蕉石妇婴》图中的人物,运用白描工笔画法,女子的脸部用笔轻细柔和,形象端庄秀美;衣纹线条流畅,情调凝静,风格独具。所画的山水,笔墨滋肆,以狂逸的气势取胜。在花鸟画方面,画家的突出的创造性的成就是采用没骨法来绘写花卉草虫。

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郭诩(传) 罗汉图 手卷

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郭詡 人物图 卷

此卷由三组画面组成。第一组画高螺髻的盛装女子,手抱琵琶端坐,旁有侍女。自题诗曰:[静爇金炉只自知,月明似过画阑遲。琵琶已入清平调,何必鹽浆洒竹枝。]末句典出晋武帝宫女盈万,帝不知何适,常乘羊车任其行止,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鹽汁洒地,以引躯车之羊,翼得承幸。此诗似反衬抱琵琶仕女的惆怅心情,实为作者借仕女以抒其孤高不平之情。卷首钤有[亭]白文长方银、[萝徐亭]朱文长方印。第二组画一女子端坐桌前,双手合抱抚琴,侍女旁立。题诗云:[流水高山在此心,敢将幽思托瑶琴。君恩近日宽如海,错买《长门》费百金。]下钤[仁弘]朱文长方印。诗中引用汉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奉百金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感动汉武帝,复得见宠的典故。其用意亦类前幅。第三组画两老者席地坐于树下,旁放一篮野薇草,题诗云:[古今谁不爱肥甘,千古清风此老难。尚有首阳山下草,清癯留得与人看。]署款[清狂并图],下钤[仁弘]朱文长方印、[萝徐亭]朱文长方印。此图写周滅商之后商王室贵族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下,誓不食周粟的故事。诗亦透露出对[此老]千古清风的赞赏。此卷所选择的主题及题诗,正是作者才高气傲、蔑视权贵的性格流露。画史称郭詡之画作[辄有奇趣]。奇在注重人物神态的刻画,如仕女的勾描,线条简略而人物内心情绪华现;奇在笔法的恣肆而不羈,如《采薇图》中的古柏,用粗重的线条的侧锋阔笔勾皴,树叶随意点簇,不拘成法,人物衣纹用劲健方硬的折芦描,人物脸部虽寥寥数笔,而清癯坚忍的性格已跃然纸上。其简练粗放的画法与南宋梁楷的减笔画颇为相类,也许这正是他奇崛狂逸个性的映现。

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虢国夫人夜游图 立轴 设色绢本

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郭诩 丁亥(1527年)作 虎溪三笑 立轴

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

郭诩 人物 立轴 纸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