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黄古市丁伙一一丁伙镇名由来(扬州江都丁伙镇)

“丁伙人命苦,四面二十五”。过去的丁伙虽然一度叫过延黄市,但毕竟还是农村,它处在邵伯、丁沟、宜陵、仙女庙四镇之中,各距25华里,交通闭塞。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修桥造路,与四镇相联。

丁伙这一带在明朝初年还是人烟稀少的荒芜农村,后来有丁姓老人一家,从江南结伙移居此地,从事种植,才慢慢兴旺起来。后又有高氏至此落户,说到高家,据高氏家谱记载,他们是宋朝开国元勋大将高怀德的嫡系子孙,高氏对于丁伙的开发,也有一定影响。

丁氏也是全国大姓之一,分布很广。据说周武王时有丁侯,乃丁姓之始。战国时齐太公的儿子伋死后封为丁公,其子孙遂以丁为姓。三国时孙权因孙匡犯军法,将他从孙氏中分出改姓丁。丁氏也出过不少知名人物,如三国的尚书、司徒丁固,唐代的有名学者丁公著,清朝的海军提督丁汝昌等。丁伙丁氏究竟是哪一家的后代,因年代久远已无法说清,但是王侯的后裔倒是不错的。丁家伙是丁氏带头结伙开垦种植兴建起来的,后人建乡就以“丁伙”为乡名,即今天的丁伙镇。

从前邵伯叫邵水周市,丁伙称延黄市。这两市一在艾菱湖西,一在湖东,隔湖相望。传说晋代谢安在邵伯治水时,在江都地区聚过7个姨太太,其中两个是丁伙人,即樊墅的樊姬、乔墅的乔姬。在7个太太中,谢安对乔姬情有独钟,其他6个太太很有妒意,为了抚慰她们,谢安就给6人各建了一座别墅。6墅之地都有同名庙宇,而唯独乔墅无庙,也是为了缓和众太太对乔姬的不平。这6所庙宇在抗战后逐渐为兵火毁坏,荡然无存。

在丁伙镇西郊,有个叫“纣岗”的高地,地人也称之为“纣臣墩”,相传商朝大将军蜚廉兵败葬身于此。3000多年过去了,纣岗渐渐成为当地人心目中的一方“圣土”,蜚廉也成为人们的“保护神”,有什么事都爱去纣岗上表个心愿,据说只要心诚,就能心想事成。(黄延明)

延黄古市丁伙一一丁伙镇名由来(扬州江都丁伙镇)

丁伙朴园

延黄古市丁伙一一丁伙镇名由来(扬州江都丁伙镇)

延黄古市丁伙一一丁伙镇名由来(扬州江都丁伙镇)

古经藏禅寺

延黄古市丁伙一一丁伙镇名由来(扬州江都丁伙镇)

彰墅庙

延黄古市丁伙一一丁伙镇名由来(扬州江都丁伙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