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阜南人民用杞柳編制出自己的致富夢

在安徽省的西北部有一個新興縣城叫做阜南縣,而“中國的柳編之鄉”——黃崗,就是阜南縣的下轄的一個鄉鎮。

靠近淮河、交通便利、柳編原料豐富

它的區位獨特,它南臨淮河,境內有淮河的支流谷河和其他小河流,小鎮位於陶子河、谷河的交匯處,河水由此經濛窪東流入淮,周圍商品都可以通過此地中轉,通過淮河流經各地,這也為柳編制品的銷售提供了便利。黃崗距離古代潁州城(今阜陽)較近,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這裡都是水路交通的要道,也印證了這裡曾經的商賈繁榮。

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阜南人民用杞柳編制出自己的致富夢

除了交通便利,黃崗境內的柳編原料也十分豐富。阜南境內的杞柳種植可上溯千年,編織歷史亦達500多年。據文獻所載,洪淮兩岸有灘塗溼地,自然生長著大片喜溼之柳。而阜南幾個柳編的鄉鎮都靠近洪淮地區附近,且材質較好。這就給柳編提供了許多的優質原料。

柳編歷史悠久、商周時期就曾發現柳編遺蹟

阜南歷史悠久,自古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還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蹟和大量文物。曾出土聞名於世的國家一級文物殷商龍虎尊,是研究商周歷史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物。

賀勝臺,黃崗鎮西南1公里,東距谷河與陶子河合流處200米。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賀勝臺遺址俗稱“賀勝臺”,傳說岳飛大敗金兵後曾在此慶賀勝利,故稱。

遺址現為一高出四周的臺地,位於陶子河西岸,蒙河分洪道的北側。臺高6米,總面積1萬餘平方米。從遺址剖面及地表看,暴露大量的陶器、石器等文物標本,器形有陶鼎、鬲、罐、盆、石斧等。

其實它是商周時期的一個人類聚居遺址。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器形有陶鼎鬲、陶紡輪、石斧等,同時也發現了蘆葦及藤條編織的痕跡。這說明,這裡的先民們已經有了初級的紡織和編織技藝。

史料記載黃崗柳編、成為阜南對外的形象名片

明朝時期,潁州地區還曾對阜南地區的柳編進行過記載。據明正德《穎州志》記載:“淮濛盛產水荊,採伐加工,潔白如玉,堅韌如藤”。明清以來,柳編業興旺不衰。當地百姓世代相傳,男女老幼均會操作,主要生產笆斗、簸箕、籮、箱包等生產生活用品。

而黃崗柳編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其柳編工藝品以當地杞柳為原料,或配以木、草、藤、鐵、瓷等材料用手工編制而成,產品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有20大系列、上萬個品種,特別是黃崗的“經編”、“立編”、“野生紅藤編”和“意編”產品,其工藝、手法等都是一流,頗有生活氣息,深受廣大人民喜愛,也成為阜南對外的一張形象名片。

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阜南人民用杞柳編制出自己的致富夢

淮河洪災無情奪家園、阜南人民自強不息發揚柳編技藝

談及淮河,就不得不提及淮河的洪災,阜南地勢低窪,有許多蓄洪區,黃崗鎮南部處於蒙窪蓄洪區,淮河自古以來就給阜南地區帶來深重的災難。這也誕生了感動全國的“王家壩精神”。 每至淮河王家壩開閘洩洪,這裡是汪洋一片。蓄洪區人民的家園就毀於一旦,但是這也讓阜南人民養成了自強不息的精神!

當地群眾就利用低窪地種植耐淹的杞柳,以“編筐打簍、養家餬口”,應對淮河“十年九淹”的自然災害。因此,柳編的技藝世代相傳,手藝也日臻精湛。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黃崗柳編終於大放異彩,在中國手工藝界大放異彩。

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阜南人民用杞柳編制出自己的致富夢

柳編技藝發展迅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隨著大量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被廣泛應用,黃崗柳編產業的發展步伐加快,成為吸納就業最多、致富百姓最廣、財政貢獻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支柱產業。黃崗柳編產品以花樣繁多、古樸別緻,富有藝術性而在國內外市場行銷,逐步形成了規模產業。

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阜南人民用杞柳編制出自己的致富夢

黃崗柳編產品不僅聲譽周邊省市,更是享譽國內外市場,2001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杞柳之鄉”柳編技藝也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在黃崗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播下種子,收穫著希望。而今,他們正以柳編這支巨筆,揮寫著發展的輝煌,描繪著美好的願景……

讀者對阜南的特產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與其他讀者交流溝通。

安徽城史,從另一個角度瞭解安徽城市的前世今生,更多精彩,關注安徽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