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过高,小米宣布推迟CDR发行

近日小米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推迟CDR发行。小米集团决定先在香港上市之后,再择机通过发行CDR的方式在境内上市。为此,公司将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起申请,推迟召开发审委会议审核公司的CDR发行申请。 ​

估值过高,小米宣布推迟CDR发行

接近小米的中介人士表示,小米集团考虑到境内资本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CDR作为一项创新的举措,为了更有质量的CDR发行,决定CDR暂缓审核,后续将择机重新启动。但小米和证监会都没有透露小米重启CDR的时间表。

有关小米的估值高低争议

近期监管部门先后召集机构召开了两次有关创新企业该如何定价的会议,目的其实也是希望通过合理定价,努力引导市场各方理性投资,维护市场平稳运行。而估值问题也直接关乎最后的发行定价,是企业关切的核心。

小米集团采用的定价策略为,“小米先发行港股,待港股市场对小米的估值稳定之后,CDR的定价可以参照港股。”

无论如何,小米CDR定价要低于港股定价,且综合考虑目前港股与A股的市场表现,小米CDR价格低于预期。为了稳定市场以及尊重小米的选择,CDR暂缓发行。

等待是为了更好的CDR

此前证监会官网就披露了小米CDR反馈意见以及小米更新后的CDR招股书。小米上市后到底估值多少、到底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这两个问题存有争议。

估值过高,小米宣布推迟CDR发行

招股书中,小米称公司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但在报告期内,互联网服务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8%、9.6%和8.6%,而来自智能手机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37.15亿元、487.64亿元和805.6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40%、71.26%和70.28%。

发审委就小米的CDR申请给出反馈意见,一共罗列了多达84个提问,字数超2万字,远超常规IPO企业的二三十个问题,从各个环节对小米此次发行CDR进行了严格问询,涉及小米需要补充披露每轮优先股融资额、估值、优先股融资总额,实现“合格上市”的依据,并提供公司章程和优先股协议中关于实现合格上市的有关条款和内容。

小米对于在证监会的严格讯问下短期内难以自圆其说,所以主动提出推迟发行CDR既是明智更是无奈之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