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在1941年勞動節的紅場閱兵起到震懾德國的效果了嗎?

這次閱兵式是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後,第二次大閱兵。在此之前,1919年與剛剛復國的波蘭整了一戰,圖哈切夫斯基已攻到華沙城下的壓倒性優勢兵力,被奇葩的黨內鬥爭卡了殼,既定增援的部隊遲遲不到,獨闢蹊徑的另開闢了一個新鮮目標,尷尬的圖哈切夫斯基攻也不是、撤也不是。本來已然絕望了的畢蘇斯基看到了奇蹟的轉折點,一個反攻就攻到了烏克蘭。

蘇聯在1941年勞動節的紅場閱兵起到震懾德國的效果了嗎?

蘇維埃政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極度恐懼!要求調停和乞求和談的聲音鋪天蓋地而來。英法看著這神奇的一幕笑得上氣不接下氣;當示意畢蘇斯基可以了、咬牙切齒滿臉通紅的波軍統帥卻自顧自的擺弄自己的事情。英法驚詫到目瞪口呆!瘋子!幾大個白眼瞅得老頭最終屈服。英法起先對蘇聯的蔑視就是來自於此。一夥土鱉,根本不會玩兒。英法後來還是暢想過那個片段的,放任畢蘇斯基、如果波蘭攻克了莫斯科那可如何是好?

蘇聯在1941年勞動節的紅場閱兵起到震懾德國的效果了嗎?

39年,紅軍又打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蘇芬戰爭。蟄伏了二十年,軍備世界第一,軍隊數量也是世界第一,真該好好隱藏著,不出手絕對是令人膽寒的力量。結果,蘇芬戰爭、以及與日軍的衝突暴露了紅軍的素質和水平。

德軍總參謀部僅觀摩了蘇軍一場表演,就做出了一份蘇軍自己都無法如此精準評估的作戰計劃—“巴巴羅薩”。而蘇軍統帥部可是靜靜地觀摩了德軍在西線一整年的所有戰術表演,竟然……

蘇聯在1941年勞動節的紅場閱兵起到震懾德國的效果了嗎?

蘇軍相當業餘的軍事技戰術水平還不是它遭受災難性損失的真正原因,蘇軍真正的致命傷是誤判、是以為自己擁有可以反殺的強大力量。這一錯覺讓蘇軍搖擺不定是否單純籌集進攻準備、還是要兼顧準備一些防禦縱深?大型的方面軍作戰集群配備有超大型的機械化軍,機動性好、攻擊火力強大,顯然的進攻性部隊編制。但是在躊躇猶豫間,號稱機械化軍團的德軍操著閃電戰術掩殺而來。

這支裝備精良的魔鬼兵團、以55mm的三號坦克為主戰車,60萬匹馬承擔補給和輜重運輸任務,一下子橫絕幾千公里,半年時間殲滅和俘虜的紅軍超過了進攻蘇聯德軍的總數…

蘇聯在1941年勞動節的紅場閱兵起到震懾德國的效果了嗎?

1941年5.1大閱兵,是一場自信、自負、認為自己是一支可以解放全人類的強大武裝力量。那場大閱兵是紅軍炫耀武力的T臺秀,完全區別於11月中央集群就在城外、紅軍冒著大雪紛飛踏過紅場而直接奔赴城外與敵一決生死的大閱兵。兩場閱兵均未對敵人起到任何震懾作用。直到戰後,冷戰時期的蘇軍,一場場大閱兵越演越恐怖、令世界膽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