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出現一夫一妻多妾制,為什麼西方沒有出現?

在中國,自古以來採用的也是一夫一妻制度,所不同的是在古代妾不屬於夫人,隨著你地位或者權責的增加才有機會迎娶更多的妻,不然都是妾。

中國古代出現一夫一妻多妾制,為什麼西方沒有出現?

妾在古代的地位是非常底下的,所謂兄弟為手足,女人為衣服,一般說的都是妾。日本在古代底層的人叫穢那,更低的叫非人。我想可以挺好的解釋這種現象,在古代,妾不算是正常的人,只是一個貨物,或者一種工具

中國古代出現一夫一妻多妾制,為什麼西方沒有出現?

中國的妾是由周禮時代貴族嫁娶中女方陪嫁同族的姊妹/姑侄演變而來的。在天子稱為媵,大夫稱為妾。後來媵妾漸漸不分。“妾”的甲骨文上面是把刀,下面是個女,也就是說,它本意指的是有罪受刑的女子,即女奴。

中國法律中對一夫一妻的規定是很嚴格的,一般是嚴禁在同一時間有兩個“妻”的,但對“妾”則不加限制。紅樓夢裡平兒這類“通房大丫頭”,實際上就是未正式迎娶的“妾”。

中國古代出現一夫一妻多妾制,為什麼西方沒有出現?

一夫多妻制的根本目的在於要保證家族男丁的興旺。這是因為傳統男權社會,一旦家族沒有足夠男性子嗣,其財產將併入其他家族,或散沒。在古代技術條件下,一夫一妻很容易導致沒有男性繼承人,甚至絕嗣。越是有產者,這帶來的損失越大,但也越有能力一夫多妻。

因此,在傳統男權社會和私有財產原則之下,一夫多妻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發展,沒有一夫多妻才是反常的。

那麼為什麼一些歐洲國家沒有這種結果呢?

西方的制度雖不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但在西方。貴族也是享有極大的權力,甚至擁有領地的初夜權。我想這在中國是我們絕對無法忍受的。所以開放的環境和不嚴重的族群依賴感最終導致了西方重視各人的發展和更少的考慮宗族。

中國古代出現一夫一妻多妾制,為什麼西方沒有出現?

實際上歐洲早期也有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是宗教帶來的結果。雖然早期也有,但這種制度在西歐完全確立,還是離不開基督教的長久努力。那麼,為什麼基督教會產生這種傾向?

另一種說法是,這是因為這種制度除了符合禁慾主義的方向以外,對於天主教會也是有利可圖的。

之所以有利,恰恰就是因為一夫一妻容易導致絕嗣的特點。一旦夫婦絕嗣,教會常常會成為他們的精神寄託,甚至是唯一會精神和生活上照顧他們的人。這些人的財產自然而然就會通過遺囑而流入到教會手中。支持一夫一妻制,與支持女性財產權,與反對離婚,與反對寡婦改嫁給亡夫的親戚,這些教會的方針其實是一脈相承的,都是把財產持有者往沒有繼承人的方向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