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竟然是第一個提出外交文化反間諜問題的人

大家也許不會想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重視和提出國家文化與信息安全的重大隱患的問題的竟然是蘇軾。也就是說在國家層面上外交文化反間諜是從宋代蘇軾的開始的。

蘇軾竟然是第一個提出外交文化反間諜問題的人

在唐朝時候,大量的外國留學生、遣唐使不僅能到中國學習各種文化典章制度,還能在唐朝擔任職務,顯示出博大的胸襟,這是因為當時唐朝太強大,幾乎沒有國家能與之匹敵。但是到了宋朝則不行了,原因是北方契丹發展起來,對北宋的構成一定威脅。

而當時宋朝政治開明,言論寬鬆,士大夫也輕談國事,給宋的內政外交甚至對外軍事行動造成諸多弊端。 例如元豐四年,北宋在與西夏軍事上緊張對峙期間,布戰階段,朝廷內部一些涉密官員居然把作戰意圖已經洩露給親朋,最後導致於邊境地區普通軍民都知道了,結果神宗皇帝不得已發文警告官員:

“陝西、河東用兵,雖已有漏洩禁約,近多已傳達委曲至河北緣邊州軍,顯是方今預事文武官以私書漏露其事。其令河東、陝西諸路轉運、經略等司,遍約束轄下文武官,不得與河北及四方親識通書說邊事,若有彰露,當械送下獄,終身廢棄。”

蘇軾竟然是第一個提出外交文化反間諜問題的人

意思就是哪個官員再洩密,就要送進監獄永不再為官。從這件事可見當時北宋在情報保密方面的疏忽。 再講個故事,熙寧九年(1076)五月,遼國派耶律孝淳出使北宋,北宋負責接待的是員外郎朱溫。見面了,耶律孝淳問朱溫:你們南方的發生了什麼事情? 朱溫回答:南方少數蠻族叛亂了,現在也派人討伐。 耶律孝淳問:派了士兵有一二萬麼? 朱溫回答:“就一兩千士兵。” 耶律孝淳又問,誰為將?朱溫回答:郭逵、趙卨。 朱溫做外交官竟然是如此幼稚,其進行外交活動,對遼使耶律孝淳有問必答,根本沒有沒有保密意識,後來朝廷知道了這件事情,就把朱溫罷免了,由安燾接任其一切職務。可見當時北宋在國家信息安全方面之弱。

蘇軾竟然是第一個提出外交文化反間諜問題的人

幸好蘇軾則是一個有超前意識和戰略眼光的的人,頭一次注重國家文化和信息安全。 我們的瞭解《宋史》的一段關於義天高僧來華的故事。現在這段歷史也被當做中朝兩國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但是當時蘇軾不這樣看。 高麗王朝時期的最著名的高僧是義天,他本身也是王子,也是國師。 杭州僧人淨源曾坐船去過高麗,與義天成了好朋友,後來回國以後淨源死了。

蘇軾竟然是第一個提出外交文化反間諜問題的人

元佑四年(1089),義天要來北宋,一是為祭奠淨源,二是為皇太后送壽禮。北宋王庭十分重視,當成北宋和高麗恢復外交關係的機會,是中外交流的大事,所以要給予政策上的重視和支持。 但蘇軾卻不同意,上奏哲宗和朝廷,說明自己的看法

“高麗久不入貢,失賜予厚利,意欲求朝,未測吾所以待之厚薄,故因祭亡僧而行祝壽之禮。若受而不答,將生怨心;受而厚賜之,正墮其計。今宜勿與知,從州郡自以理卻之。彼庸僧猾商,為國生事,漸不可長,宜痛加懲創。” 熙寧以來,高麗屢入貢,至元豐末十六七年間,館待賜予之費,不可勝數,兩浙、淮南、京東三路築城造船,建立亭館,調發農工,侵漁商賈,所在騷然,公私告病。朝廷無絲毫之益,而遠夷獲不貲之利。使者所至,圖畫山川,購買書籍。議者以為所得賜予,大半歸之契丹,雖虛實不可明,而契丹之強足以禍福高麗,若不陰相計構,則高麗豈敢公然入朝?中國有識之士,以為深憂。自二聖嗣位,高麗數年不至,淮、浙、京東吏民有息肩之喜,惟福建一路多以海商為業,其間兇險之人,猶敢交通引惹,以希厚利。

這次上書可以看做中國歷史上第一份國家文化信息的安全的文件。

蘇軾指出:高麗來訪,如果按以前的規格接待義天,花費巨大,地方官民被嚴重騷擾。不僅勞民傷財,而且高麗人停留時間長,可以圖畫山川,購買書籍,買地圖書籍,恐怕是契丹人指使的。對國家與契丹對戰中留下隱患。應該對高麗王子兼高僧來朝覲宋朝很警惕,要求朝廷對暗中與高麗勾結的僧人和姦商給予嚴辦。實際指出義天有可能從事間諜活動。

蘇軾竟然是第一個提出外交文化反間諜問題的人

哲宗立即採納採納,朝廷也很重視,結果 未幾,貢使果至,舊例,使所至吳越七州,費二萬四千餘緡。軾乃令諸州量事裁損,民獲交易之利,無復侵撓之害矣。 從這段記載來看,高麗義天的接待和活動都受到了限制,反間諜效果不錯。 可是事情並不如蘇軾想象的那麼順利,一切才剛剛開始。

元佑五年(1090)蘇轍出使遼國,驚奇的發現“宋朝民間印行文字多已流傳在彼(遼國)”,於是蘇轍在七月給禮部提出建議:

“凡議時政得失、邊事軍機文字,不得寫錄傳佈;宋朝會要、國史、實錄,不得雕印。違者徒二年,許人告,賞錢一百貫。內國史、實錄仍不得傳寫,即其他書籍欲雕印者,納所屬申轉運使、開封府,牒國子監選官詳定,有益於學者方許鏤板。候印訖,以所印書一本,具詳定官姓名,申送秘書省。如詳定不當,取勘施行。諸戲褻之文,不得雕印,違者杖一百。凡不當雕印者,委州縣、監司、國子監覺察。”從之。

以翰林學士蘇轍言,奉使北界,見宋朝民閒印行文字多已流傳在彼,請立法故也。 這份文件可算是中國第二份關於國家文化安全的文件。 蘇轍敏銳地意識到,涉及國家安全的宋朝的政治、軍事機密可能輕易被遼人掌控,所以要求從此進行出版發行的審核許可制度,含事前申報、審批,事後監察舉報,否則由刑罰伺候

蘇軾竟然是第一個提出外交文化反間諜問題的人

這個意見中主要包括三方面:

1、涉及國家安全和重要信息的圖書的出版、印行要嚴加禁止或監督控制;

2、防止涉密圖書文字流傳到國外的責任主體應為轉運使、開封府、國子監;

3、禁止諸戲褻之文雕印傳播的責任主體應為州縣、監司、國子監。建議迅速變成了國家政策、法令。 從這三方面來看,這也是國家文化安全方面最早的保密政策了。 估計這是蘇軾和蘇轍兩兄弟的商議好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