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世界為什麼會迎來了生育和性病的狂潮

二戰後的世界迎來了生育的狂潮

身在德國的美國人中曾流行過這樣一句話,“歐戰勝利日(V-E)先來,性病(V-D)緊隨其後”,從勝利日直到1945年底,西線美軍中性病發病率激增了235%,造成的結果是,每年每千名士兵中有250人罹患性病。

二戰後,世界為什麼會迎來了生育和性病的狂潮

在日本關西有13000名混血兒降生,巴黎1945年因性病住院的女性人數要比1939年高出五倍,1946年荷蘭的合法新生兒數量達到了該國有史以來的最高峰,這還沒有算上數千名私生子。

二戰後,世界為什麼會迎來了生育和性病的狂潮

甚至就連九死一生瘦骨嶙峋的猶太倖存者都在抓緊生孩子——年齡在18~45歲的猶太婦女中有三分之一在收容所裡生了孩子。當歷經艱險的人們終於回家之後,他們開啟了世界範圍內的嬰兒潮,僅僅美國在幾年內就有七千萬嬰兒出生。

二戰後,世界為什麼會迎來了生育和性病的狂潮

對於全世界來說這場戰爭都是一場夢魘,然而夢魘的持續時間各不相同。

美國僅僅進行了三年多的海外作戰,蘇聯和德國付出的則是大半個國家付之一炬的代價。法國因為過早退出戰爭而受損甚微,而隔壁的荷蘭卻在戰爭的最後一年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大饑荒。意大利南部早就得到了解放,北部卻同盟軍與游擊隊作戰到戰爭結束。

而對於中國和日本來說,“戰爭時期”已經持續了快十年,很多孩子生下來甚至都沒見過什麼是“和平”,就連他們的平均身高比起上一個和平中成長的世代都降低了六釐米(日本對十二歲城市兒童的調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