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黑科技?世界盃?這一屆618戰報藏了什麼祕密

當京東、阿里、蘇寧、樂信以及網易考拉、唯品會、噹噹網、聚美優品、大潤發等一眾直接或間接參與到618年中大促的參戰方陸續炫出自己的戰報時——撲面而來的是消費升級、無人送貨、價格血拼、生鮮電商等老套的關鍵詞。

然而,這一屆618戰報中,參戰方都特別避諱的迴避了真正左右戰局的關鍵點——用“第一”來和對手劃清界限。

但即使如此,資本市場卻清晰的看到了這一點,並在618之前給予了京東、阿里、樂信等618概念股們一個大漲的鼓勵。6月1日-18日,除了唯品會股價微跌之外,其他在美股上市的618概念股幾乎都迎來一波股價上漲,其中京東漲幅24%;樂信漲幅9%;聚美優品漲幅8%;阿里巴巴漲幅5%。

到底是怎樣的“第一”讓資本市場如此興奮呢?

京東:“第一聯盟”的無界速遞

戰報:截至6月18日24點,京東平臺累計下單金額達1592億元,京東還聯手50萬+線下店,掀起“無界狂歡”。其中京東到家平臺6月18日全天,沃爾瑪銷售額達去年同期4倍,永輝超市銷售額達去年同期5倍,步步高銷售額環比達2.6倍,世紀聯華銷售額達去年同期7倍。

股價:從6月1日這個京東618大促的開局日始,納斯達克京東股價從35.57,一路高歌,到6月18日漲至45.23;同時,在618當天,谷歌還以5.5億美金投資京東,成為名副其實的今年京東618的最大買家。

價格戰?黑科技?世界盃?這一屆618戰報藏了什麼秘密

但這一切都還只是花活,真正的關鍵在於京東“第一”聯盟,真正開始融合。換言之,即過去所謂和阿里系不完全對等的京騰系,其聯盟中的參戰方如沃爾瑪、永輝超市、步步高等傳統零售大佬,開始形成大商超多年頹勢後的真正反彈,至於線下更為龐大、滲入社區的京東小店,也在以百萬級的開店速度完成覆蓋。

如何做到的?其中的互聯互通套路極多,但京東多年來孵化的物流和倉儲,才是立功的關鍵——京東的自營倉配一體化能力,讓京東聯盟的夥伴可以放開手腳,只管賣貨。

無界速遞,這才是讓京騰系的各平臺,實現並聯的關鍵。

話說,618期間,由於京東3C,帶動了小米系的概念股大漲,也是沒想到。

阿里:客場作戰、落地天貓的“第一世界盃”

戰報:天貓發佈的數據中,通篇並未提及具體金額,只強調在618當天,有約7000萬人同步參與了天貓618活動的線下門店,包括全國範圍內超過70個新零售商圈、10萬家天貓智慧門店以及銀泰、盒馬、大潤發的全國門店。

股價:納斯達克阿里6月1日以199.5開盤,至18日以208.57收盤。

對於以京東生日命名的“618”大促,阿里本身算是客場作戰。僅從戰報上看,其火藥味十足,尤其是針對線下零售的重點標註,都在表達“天貓”這個過去浮在互聯網天空上不可觸摸的生物,此刻已經實現了落地生根。

然而,同樣發力新零售(京東叫無界零售),都是以線上電商勢能逐步減弱、通過線下零售市場破除天花板的故事,在阿里手上的玩法,卻不再是過去的價格戰模式。

“今年618是一個拐點——傳統電商和大促已成往事,新零售將全面引領商業未來”天貓618負責人劉博的話語裡,本身和京東不謀而合,而天貓卻依然放出了線上線下千億購物津貼上不封頂這樣的老戰術,以及針對京東物流優勢和已經口碑化的當日達、次日達概念,發出的“分鐘級配送”戰書。

但同樣,這也是作為落地天貓,其核心大招卻並非如此,而是世界盃。

長期沒有真正效果的阿里大文娛,這一次才是618功臣。憑藉自家優酷拿下了世界盃直播的優勢,阿里藉助世界盃、端午節和618撞車的機會,瘋狂破解自己和隊友在生鮮電商上的瓶頸。

價格戰?黑科技?世界盃?這一屆618戰報藏了什麼秘密

僅以小龍蝦為例:盒馬推出的爆款小龍蝦特別增加了夜宵時段的供應,30分鐘送達;餓了麼夜宵熱門好店小龍蝦買二送一,同樣30分鐘送達;50萬家口碑店鋪中,球迷可以一邊看球一邊吃燒烤小龍蝦。

和京東解鎖傳統商超的業績邊界不同,阿里讓落地的天貓解決的是小夥伴的場景拓展難題,或許這本就是“無界”與“新”的真正差異所在。

樂信:分期電商“第一股”爆發場景優勢

戰報:樂信旗下分期樂商城數據顯示,6月18日大促當天,分期樂商城下單金額同比增長220%,參與人數同比去年翻一番。用戶平均下單金額也從去年的5024元提高到今年的6895元,增幅達37.2%。

股價:納斯達克樂信6月1日以15.67開盤,至18日以17.09收盤。

2017年12月21 日,中國分期電商開拓者、金融科技企業樂信,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正式掛牌。今年的618,是樂信上市後的第一次618大促。憑藉旗下的分期樂商城,樂信成為金融科技公司中少有的“618概念股”。

從近期股價表現來看,資本市場對樂信的消費場景態度樂觀。在電商系美股中概股中,樂信6月以來的股價漲幅僅次於京東,高於阿里、聚美優品和唯品會等;在金融科技美股中概股中,樂信是近期少有的股價上漲的公司(見下表)。

價格戰?黑科技?世界盃?這一屆618戰報藏了什麼秘密

消費金融和金融科技的魅力在場景中滲透,效果的確可觀。比如近期熱鬧的世界盃,分期樂商城相關的家電、運動等品類銷量均迎來一波小高峰,甚至創下了上半年的峰值。而這只是冰山一角,分期電商的潛力還遠遠沒有爆發出來。

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艾媒諮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分期電商用戶有望增至1.70億人,未來兩年,中國分期用戶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將達到68%,遠遠高出同期中國移動電商用戶規模10%的增長率。

樂信憑藉較早發力消費場景,率先完成了在分期電商市場的卡位戰,而其最為核心的金融科技能力則又為其電商運營賦能,大幅提升服務效率。比如今年,樂信自研的精準流量預測系統“神行”,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手段,讓不同地域、場景需求量的各類商品,提前到達附近的物流中心完成配貨,實現了與京東自營相媲美的物流配送效率。

而大數據電商推薦系統,則能夠根據消費人群特徵合理分配促銷資源,實現精準營銷和高轉化率。仍以世界盃為例,考慮到世界盃觀眾以年輕男性居多,恰好和分期購物人群中男性佔比達到74%的特徵相似,分期樂進一步以分類場景轉換和熱點時段的免息分期等多種方式,觸達該類用戶消費升級的癢點。

價格戰?黑科技?世界盃?這一屆618戰報藏了什麼秘密

總而言之,樂信作為“分期電商第一股”,較之充當電商平臺配角的後輩如花唄、京東白條、蘇寧任性付來說,其在分期電商風口爆發前的佈局已經完成,一切都只等用戶和資本市場驗收,至少從近期的股價表現來看,分期電商這一模式未來值得期待。

在此次618大促中,各參戰方逐步淡化價格戰的格局已形成,而諸如蘇寧、聚美優品、網易考拉等,均有各自不同的進擊新邊界的表現。

如蘇寧,除了同樣拿出一款無人車“臥龍一號”在6月18日進行常態化運營,承擔蘇寧小店周邊社區3公里範圍內,線上訂單1小時生活圈的即時配送服務外,其繼續在618期間,蘇寧持續穩居海爾、美的、海信、西門子、格力等品牌最大渠道。

依然保持繼續在3C領域的場景優勢,順勢形成對京東3C線上格局的進擊。作為阿里的隊友,這樣的戰略遏制,顯然更有價值。

而對於各平臺來說,618是個練兵場,而想真正在消費升級的大潮下更好的生存,尋找屬於自己的“第一”領域,或許是唯一的活路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