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電商購物節還沒到,你往年買了些什麼?

618還未到,各大電商已經吹響促銷的號角,電商造節對消費者帶來什麼影響?用戶的消費方式又有何變化?

“618”電商購物節還沒到,你往年買了些什麼?

隨著電商促銷的常態化,一年幾大購物節已成為消費者新的購物習慣,消費者的需求釋放也越來越集中。消費者最期待的電商大促包括三八節、618、雙11、雙12等,另外下半年中國傳統盛大節日(中秋節、重陽節、國慶節)和西方節日(萬聖節、聖誕節)集中,電商消費更集中,從消費者一年內訂單量分佈看,訂單量總體呈現遞增趨勢。但是,在一年12個月中,6月和11月是兩個訂單量高峰,可見618狂歡節已經深入人心。

“618”電商購物節還沒到,你往年買了些什麼?

消費品類。618購物節期間,銷量最高的品類是家電、美妝個護、食品飲料、電腦辦公、手機數碼等。用戶普遍關注品質、品牌、價格,品質購趨勢在618期間表現比日常明顯。可見,隨著中國中產的崛起,消費者可支配收入增長和消費升級的意願明顯,人們已經從溫飽過渡到更高層次的消費升級體驗。美容、健康成為購物銷售增長最快領域,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為自己的美麗和健康買單,美妝個人護膚清潔用品、醫藥保健品等產品在618購物節中增長最快。

“618”電商購物節還沒到,你往年買了些什麼?

消費能力。618購物節參與度較高的省份,包括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北京等,這類省份經濟實力強,購買力強,電商發展成熟,剁手族老司機扎堆。遼寧,河北等地,消費能力相對不那麼強,但是對電商狂歡節銷的參與度很高,會趁狂歡節銷囤貨。四川和廣西等地,則有較強的消費能力,但是在狂歡節中卻表現不算活躍,是狂歡節的潛力用戶。其它邊遠省份如青海、西藏、雲南等,消費能力相對較弱,同時對618購物節的參與度也不高,用戶增長尚有空間。

“618”電商購物節還沒到,你往年買了些什麼?

支付方式。移動支付佔比上升到80%以上,貨到付款方式下降到不足20%。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金融科技跟電商狂歡節消費場景的無縫對接,預計2018年移動支付佔比將超過90%。正在發力的金融科技,也將刺激電商消費,電商購物狂歡節也為金融科技產品提供了大流量用戶和消費場景,拓展潛力用戶。未來的狂歡節中,金融科技產品的使用會更普遍。

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成熟和挑剔,618購物狂歡節,個性化的消費者掃貨掃的不僅僅是便宜,更是品質、品牌和個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