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两片西湖:一片举世闻名游客挤满 一片面积最大游客却不多

对于中国人来说,只要说到西湖,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杭州西湖。毕竟,西湖凭借其秀美的湖光山色和丰厚的人文底蕴始终吸引着游客前去打卡。而随着G20的成功举办,杭州跃升为新一线城市,西湖更是成为了杭州的代名词和世界各地游客的朝圣地。以至于近几年去西湖玩的人多到挤爆的程度,甚至有人因此建议西湖是不是应该限流。

华东两片西湖:一片举世闻名游客挤满 一片面积最大游客却不多

然而,中国国土面积辽阔的好处就在于,人们不用只为一处美景及破了头。实际上,除了杭州西湖,中国还有另一个湖泊,不仅同样叫西湖,风景和人文同样不输杭州。

这就是位于安徽省阜阳市的颍州西湖。虽然其离阜阳市颍州区中心有9公里的路程,但正是因此,颍州西湖至今保留着难得一见的野趣,而这在如今的杭州西湖越来越难感受到。而鲜为人知的是,颍州西湖的名气,在历史上曾一度在杭州西湖之上,这又是为何?这就说道笔者当初在颍州西湖的所见所闻了。

华东两片西湖:一片举世闻名游客挤满 一片面积最大游客却不多

当天到了颍州西湖后,本来还以为又要看到一片满是自然野趣尚未开发的湿地的笔者,瞬间有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的是这里的亭台楼阁、湖堤拱桥怎么看怎么像杭州西湖,而陌生之处在于这里却有着一份杭州所没有的静谧和野趣。就拿湖中一处长堤来说,走在堤上环顾四周风景,还真有种走在杭州西湖苏堤上的感觉。后来看了一处介绍才得知,这条长堤不仅和杭州西湖的苏堤同名,建造它的人就是苏轼。

华东两片西湖:一片举世闻名游客挤满 一片面积最大游客却不多

也就是说,苏轼也来阜阳做过太守?就这个疑问,笔者向同行的当地人请教,得到的答复是苏轼的确在阜阳做过太守。原来,阜阳在古代就叫颍州,当年苏轼在颍州做太守时,为了让颍州西湖更好看,决定对它进行疏浚,而多余的淤泥,就用来造了颍州西湖苏堤。也就是说,颍州西湖苏堤和杭州西湖苏堤本是亲兄弟关系。问题是,颍州西湖凭什么享受和杭州西湖一样的待遇?

原来这背后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040年,颍州西湖就是周朝王公贵族的御花园,此后从春秋战国到唐代,颍州西湖陆续建了多个著名建筑比如梳妆台、兰园等。一直到宋代,更建有会老堂。而这个会老堂,据史料记载,当年还是欧阳修、吕公著等一众宋代名臣退休后颐养天年的地方,相当于现在我们俗称的疗养院。据说欧阳修生前一共八次游览颍州西湖,最后便定居在此。可见当年颍州西湖不仅有着绝美的生态环境,还因其不像西湖紧邻市区而显得闹腾,反而更宜居。

华东两片西湖:一片举世闻名游客挤满 一片面积最大游客却不多

正是因此,苏轼当年来到颍州西湖后,看到前辈欧阳修颐养天年的地方,才毫不吝啬地为其提笔,写下了著名的《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其中有两句至今令笔者难忘:“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尤其是这“未觉杭颍谁雌雄”。分明是在感叹,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杭州西湖,颍州西湖,哪个更好。

不仅如此,我们知道杭州西湖有著名的“西湖十景”。而颍州西湖也有著名的“西湖八景”。除了上文提到的梳妆台、苏堤和会老堂。还有曾让欧阳修赞叹的万木百花园、文人墨客聚会的聚星堂、可眺望湖景的女郎台以及碑林。

华东两片西湖:一片举世闻名游客挤满 一片面积最大游客却不多

可见,颍州西湖不仅湖光山色俱佳,更有着不输杭州西湖的人文历史底蕴。因此,当笔者乘兴而归之时听同行的朋友说颍州西湖是和杭州西湖、惠州西湖、扬州瘦西湖并称中国四大西湖的时候,笔者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更何况,颍州西湖的面积达到了24.32平方公里,这在所有西湖中排在第一。所以你看,旅游真的很有意思,有时明明是去一个地方,但在了解了它背后的历史渊源后,反而好像同时游览的大半个中国一样。

比如在这次游览颍州西湖的同时,脑海里始终浮现出杭州西湖的美景,把一段普通的湖光之旅变成一段兄弟湖的寻亲之旅,现在想想也不禁莞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