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被欺负了,我会这样教他“打回去”!

文|小玖窝妈咪

引言:“周一我们聊了宝宝“打人”该怎么办?但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曾经的“小霸王”,如果被欺负了呢?

这个时候,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并处理这样的情形?怎样才能教会孩子不被欺负?

今天玖妈就跟各位妈妈们深入的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我会这样教他“打回去”!

关于“孩子如果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该怎么办”的问题,一直都是个热点话题。

各方家长也是各执一词:

有的家长认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也不好惹”;

有些家长则认为,小孩子间的矛盾就让孩子自己解决,家长不可干涉过多;

还有的家长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被打的不严重,那也就不要去计较了......

为什么貌似只是小孩子之间的小脾气和小冲突,父母的关注程度会这么高?

因为,现在的校园欺凌,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前两天,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小男孩被几个大男孩辱骂殴打的视频,特别戳心。

校园欺凌是一个全世界都在面临的问题,《美国学校健康日报》上发布的一项研究表示:19%的美国幼儿园孩子都受到过欺凌。

美国教育学会称,每天有超过16万因为害怕被欺负不敢上学的孩子。

在中国,相信这样的数据会更加惊人。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我会这样教他“打回去”!

说实话,每次想起将来的某一天玖玖开始上学,被同学们欺负的画面,老娘就觉得坐立难安。

可是,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陪伴着孩子。

所以,比思考“孩子被欺负了之后怎么办”更迫在眉睫的是:怎么样的教育,才可以让孩子不被别人欺负。

学校里总有一种小孩,仿佛自带“敢惹我,你就完蛋了”的气场。因此,班里的同学谁也不敢对他轻易动手。

没错!玖妈就是想把孩子培养成这种不好惹的“狠角色”!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我会这样教他“打回去”!

咱们可以脑补一下各种校园剧,班里那些充当“受气包”的孩子,身上都有哪些招黑特质?

咱们可以再来回想一下,生活中那些特别容易被人欺负的孩子,性格中又有哪些特征?

  • 胆小怕生,唯唯诺诺,缺乏自我意识的孩子;

  • 从小被家长过度保护,一有点小挫折哭喊着找妈妈的孩子;

  • 缺爱,自卑,性格内向又软弱的孩子。

原生家庭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想必大家也耳熟能详了。

不想养出一个“受气包”,前提就是要让孩子在爱与尊重的家庭氛围下成长,而不是在被暴力和强权威逼中长大。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我会这样教他“打回去”!

如果父母一言不合,就用体罚的形式来管教孩子,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暴力是解决人际关系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孩子很有可能在长期的暴力中变成懦弱胆怯,又或者学会仗势欺人。

确实,每个孩子的到来其实都是来帮父母们修仙的,因为他总会给你一万个想揍他的理由。

但是,除了“揍”,深呼一口气冷静下来,你一定还能想到更妥当的管教方法。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我会这样教他“打回去”!

尊重孩子的前提,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味的压制、强加和约束,同样会压抑孩子的思维和信念。

被欺负的孩子多胆怯、懦弱,其实跟父母过于强势的性格有关。

“大人讲话,小孩子不要插嘴”“不要问为什么,你现在还小不懂,听妈妈的就对了”这样的句式是不是挺耳熟的?

没想到我们小时候最讨厌听到的句式,现在长大了,还是跟自己的孩子说了同样的话。

童言无忌,你永远不知道那个小脑袋里藏着多少稀奇古怪的想法,鼓励孩子多说出自己的想法吧,这样将来被欺负了,才不会闭口不言。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我会这样教他“打回去”!

你有没有发现?越是孤立自己的孩子,越是容易被欺负。

所以,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小伙伴,人多势众,才不容易被欺负。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我会这样教他“打回去”!

毕竟,谁都愿意找你家宝宝玩的时候,哪有人敢欺负?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我会这样教他“打回去”!

对!你没看错,吵架本来就是一个技术活。

告诉孩子,受到挑衅,吓得哭哭啼啼,反而只会助长欺凌者“看好戏”的心态,导致自己的处境更加被动。

受到言语上的攻击、嘲讽时,教孩子自信的回一句:“那又怎么样,管的着吗!”比一声不吭,低头转身走开更有气场。

如果遇到动手打人!首先一定要懂得躲避,也别忘了教会孩子告诉打人者:

  • “你凭什么打人?”

  • “老师说过,打人是不对的!”

  • “你以为你打人就是最厉害吗?才不是!”

欺软怕硬是人的本性,一定要让孩子把以上问题多问几次,将对方说懵,对方只要一想这些问题,就会心虚,气势也瞬间没了半截。

保不准,下次不敢随便对你的孩子动手。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我会这样教他“打回去”!

劳伦斯·科恩博士在《游戏力》中谈到:游戏是孩子的语言。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什么,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

既然我们认同孩子可以在玩耍中学到知识,那么让孩子在玩中懂道理,在玩中建立自信也同样有效。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我会这样教他“打回去”!

家长跟孩子可以轮流扮演“小霸王”和“受气包”,比如抢走孩子的玩具,根据场景教孩子说:“这是我的玩具!我现在不想跟你分享,请快还给我!”;或者让孩子扮演“受气包”,假装挨打后,教他说:“打人是不对的,你不可以打我!”

以游戏的方式,教会孩子如何自我保护,以及在欺负的时候,懂得反抗,表明立场。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我会这样教他“打回去”!

孩子玩具被抢,或者被小伙伴打了几下,不是因为他没用,而是遇到了几个“小霸王”。

让孩子知道,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有委屈都要告诉爸爸妈妈。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我会这样教他“打回去”!

家长对欺凌行为的零容忍和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明白:没有人能随便欺负他,他也不用害怕欺负,因为“我妈妈会帮我”。

自家的孩子在公共场合被抢了玩具,作为家长一定要出面帮他要回来,如果对方要玩,可以有礼貌的跟我们借,我们很乐意分享,但是绝对不能抢。

当然,如果遇到不明事理、胡搅蛮缠的家长,果断带孩子离开。话不投机半句多!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我会这样教他“打回去”!

如何保护自己不被人欺负是对情商的极大磨练。

心理咨询师迈克尔·尼尔森博士曾经在他的书《保持冷静》中说道:爱欺凌他人的孩子,一般都自尊心低,他们缺乏同理心,心理上就有一些要当老大的冲动。另外,他们过火的行为可能只是想试探别人的底线。

所以,教给孩子,面对这些“爱欺负人的孩子”的对策:挑事者都是通过挑衅别人以显示自己的强大,如果受害者情绪失控,恰恰正中下怀。

所以,面对欺负,保持冷静、维护自己的尊严,不攻击和贬低对方,避而远之。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我会这样教他“打回去”!

理论上说,3岁之后非激励的社交冲突可以交给孩子解决,但是这适用于每一个孩子吗?

理论上说,9个月以后孩子就可以睡整觉无需进食,这适用于每一个孩子吗?

理论上说……

教育孩子的最高理论应该是“从心去爱”,在你认为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就要果断去帮助他,去满足他,而不是死磕什么理论。

标准的理论养不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好孩子,唯有正确的爱可以。

孩子被人打了,我们不一定要教会孩子立马打回去,但是一定要教会孩子,如何在下一次不被别人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