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中國收藏》,2018(2)。據而改之


帽花與書法似乎天生註定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幾乎超過九成五的冒花都有書法作品。

銀飾帽花是我國民俗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按照目前的流行趨勢來說,銀飾帽花屬於我國吉祥文化的一部分。目前銀飾研究還沒有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研究中的主流,而作為民間銀飾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的銀帽花也還停留在一部分收藏愛好者的研究階段。雖然也有部分圖書出版過相關的民間銀飾研究的成果,但關於銀帽花、銀帽字的研究成果還極少,多數都為圖版類的藏品集,缺少整體、系統地梳理全國各地域代表性作品的比較研究。本文作為民間帽花研究系列文章中的一篇,重點關注民俗銀帽花中文雅的因素,探討其雅俗共賞的一面,力圖從中挖掘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深與可貴之處。下面將以河南銀飾收藏者劉勇所提供的的部分藏品為例,分析一下蘇、浙、魯、贛、湘等省的銀飾帽花中祈福的文雅之處,以便從中梳理出我國吉祥文化在銀帽花中的具體呈現。銀帽花和銀帽字研究中最複雜的是素材的廣泛收集、圖樣的分析和文化意蘊的解讀,下面將結合具體樣例試著做一些解讀。

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圖1

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圖2

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圖3

圖1這件作品有很多值得研究之處。這件作品的文字不但文雅而且非比尋常,這是傳說中的 “傳國玉璽”上所刻的文字。據研究,傳國玉璽的印文到了曹魏有所變化,曹丕篡漢,命人於傳國璽肩部刻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以便為自己“正名”。後來傳國玉璽久經輾轉至後趙,石勒滅趙得到傳國玉璽,也炮製曹丕,於右側加刻“天命石氏”。傳國玉璽到了後唐末年便不知所蹤。後世雖然不時有傳國玉璽“驚現”,但要麼是炒作,要麼就是北宋蔡京等人為了討好主子而導演的“馬屁”行為。以傳國玉璽的印文作為銀帽花上面的紋飾顯然這件帽花即使是民間所做,但也絕不會是民間所用。在傳統文化觀念深重的中國,如非有篡權之心,一般人絕不敢那麼大的膽子越制享受“皇帝的待遇”。這件作品製作得比較規整,文字書法水平較高,圖樣是典型的山東特色,唯一稍有遺憾的是銀質成色略遜。我們推測,這件作品可能出現在袁世凱稱帝時期“臣下”所獻的“喜帳”“壽帳”,或者是遺老遺少獻祀先帝先皇所用?其形制雖同於帽花,但其用處或為“帳”用?

圖2和圖3就其文字來看當屬同一類別,即套用傳國玉璽印文類。但因為是民間所用,因怕折壽所以修改了首字,意思也為之大變。就產地來看,圖3當為魯豫兩省交界之地。圖2將“既壽永昌”改為“吉壽永昌”變成了一句標準的祈福語。圖3的文化內涵則明顯高於圖2,甚至超過圖1。古有之說,80歲為傘壽,81歲為半壽,88歲米壽,90歲卒壽, 99歲白壽,100歲百壽也叫紀壽。從紋樣和文字結合來看,圖2強調多福多壽,圖3則強調和氣多壽,一團和氣,順應自然。


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圖4

圖4這件作品產於湖南,荊楚乃楚國腹地,自古尚竹。屈原的《楚辭》,晉代張華《博物志》,南朝任昉《述異記》中均有三湘之竹的相關記載。玉竹這個名詞在現代詞彙中指的是一味中藥。在古詩詞中玉竹這個詞出現得不多,甚至很少。推測,玉竹與玉樹臨風中的“玉樹”在漢語構詞的意義上應該相近,雖然玉樹是中國傳說中的仙樹而玉竹不是,但僅就構詞法而言或許相近。玉竹初生銀帽花在我國其他地區的帽花中極為少見,甚至罕見。我們推測,玉竹初生銀帽花古人可能是想借此表達對生男孩的一種期盼,還可能希望孩子茁壯成長,步步高昇?也可能只是表達一種生活順利猶如山間竹筍節節高的期盼。


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圖5

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圖6(1)

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圖6(2)

圖5典出《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日月升恆,松柏長青(春),寄託了中國人對政治仕途和個人人生際遇的無限期盼。即便是故宮這樣莊重的場所也懸掛此類匾額寄福。日月升恆在銀飾中可謂高頻出現,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民俗文化的標配。不過很多時候,它又被進行了藝術上的再加工和精化處理,有時候只簡化為日月二字,這在銀鎖上很容易見到。如果說日月代表了古人的一種遙遠的充滿期盼的寄託,那麼松柏則是古人可感可觸可視的永恆。銀飾帽花中無論大江南北,對於松柏主題的表達是共同的,且地域特點鮮明。圖6第一圖為福建所產,其同類作品無論在鎏金的色彩還是圖樣的整體風格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雖然整體質量不大,但視覺上看去仍比圖6第二圖這種典型的江浙松柏類帽花要顯得大氣。目前所見的所有松柏類銀帽花當中尤以湖南的松柏一套二枚做工最為大氣且獨樹一幟。


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圖7

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圖8

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圖9

圖7為湖南所產,圖8和圖9為蘇作。這三件作品略近似,都表達了希望多福多壽的願望。其中圖9的內容最好理解,但因為松鶴遐齡帽花現存的完整品不算多,因此特加錄入。圖7和圖8中彭的所指好理解——彭祖,活了八百歲,《莊子》一書中有所載。圖7中的郭,具體對應的是哪個歷史人物目前還沒有定論,一般認為是二十四孝“郭巨埋兒”中的郭巨——因為孝順而意外得到上天的獎賞,最終郭巨不但沒有因缺糧而不得不棄(埋)兒以養母還得到了一大筆黃金而可以繼續奉養老母。也有人認為應該“郭”指的是唐朝名將郭子儀,因為郭子儀封王拜相,文籌武略,居功至偉,可謂中國傳統文化中成功人士的一個典型。圖8中姬子指的是西伯侯姬昌有百子,即銀飾中常出現的文王百子的典故,寓意多子多福。


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圖10

圖10為典型的蘇浙銀帽花,內容雖然看似普通,但卻內涵較多文化因子。尤其第一個字,在一般的民俗文化中很難見到這個字。俾(比音)的用法在《詩經》中出現得比較多。唐宋元明,一些經典詩文中仍可見到這個字,但頻率不高。“壽而康”出自宋代曹勳的《江神子·父生日》:“……從此鋒車宣室召,據相業、壽而康”。這四個字整體的句型仍然是《詩經》的風格,翻譯過來的意思大致是:上天使人健康長壽。到了清代,胡雪巖的胡慶餘堂,將此化為“飲和食德俾壽而康”,即飲食符合規律,就會讓人健康長壽。銀帽花套用這四個字,也是希望祈求上天降幅長壽。


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圖11

圖11為湖南燒藍銀帽花。崑為昆的古字。崑山之玉典出《尚書》,指玉中最美者,後引申為難得的人才。崑山片玉典出《晉書·郤(細音)詵(莘音)傳》,原為一種謙辭,後來引申為稀有之物或難得的人才。也就是說,崑山片玉後來的意思又迴歸了崑山之玉之意。“桂林一枝,崑山片玉”常用來形容科考中的佼佼者。

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圖12

圖12為福建所產。這套銀帽花上的文字也很不常見,過於文雅,絕不是常規百姓家所用之物,非詩書人家絕不會用之。福履典出《國風·周南·樛(糾音)木》:“南有樛木,葛藟(蕾音)纍(累音)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福履,即福祿。《詩經·小雅·賓之初筵》:“錫爾純嘏,子孫其湛”。純釋意為大,純嘏(鼓音)即為大福。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福履永純”可以直譯為,福祿永大。一套小小的銀帽花上的四個字,其中三個字都需要到《詩經》中去解讀,可謂文雅至極。


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圖13

圖13這件銀帽花的文字為篆書,而且是古字用法而非常規用法。這裡需要多說的幾句是,一般都認為銀帽花是民間百姓所用,因此其文字多半通俗易懂,這次我們分析的幾件作品卻顛覆了這一看法。銀帽花在我國清代和民國時期絕非普通百姓所用,多為大戶人家乃至達官顯貴、詩書人家所用。圖13這件作品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這件作品看似普通,一眼看去,以為是金玉滿堂,實則細究起來恐怕不像看著那麼簡單。細看其文字乃是“滿命金玉”,而且“金”和“玉”兩個字採用古篆字的寫法,不加點。也就是說,一眼看上去,金玉二字就變成了“全王”二字。也許人們也是想要得到更多的“金玉”而非“一點”?回過頭來再看看金玉。金玉,就是財富的代名詞,同時也具有珍貴和美好的意思,如葛洪“今文雖金玉,而常人同之於瓦礫也”。金玉滿堂既可以指財富充足,也可以指學識豐富。因此,滿命金玉,可謂雅俗兼具。

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銀飾帽花中的雅福之望——中國銀飾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