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銅刻藝術比之於金銀雕刻藝術,沒有那麼輝煌的歷史,也沒有那麼多被記載於藝術史中的經典文物傳世,更未見到哪一家博物館陳列著典型的銅刻藝術作品。


一般人的印象是,多有銅鑄或錘揲的作品,即使有雕刻也是局部的。翻看中國各類藝術史大型圖書,或文博考古圖書,很少有將銅刻藝術展列其中者。也許有人會說,春秋戰國時期的狩獵紋、宴樂紋銅壺應該是銅刻作品了吧。我想,即使算是,可其後呢,似乎不見其蹤影了,似乎戛然而止了。

比之於,出土的唐宋金遼金銀器上精雕細畫的經典文物圖繪,我實在找不出也想不到哪一件典型的銅線刻作品,曾被人們提及。金銀器雕刻,尤其銀刻作品傳世不算少,尤其銀花錢中所佔比例最大,但銀花錢體量較小且材質偏軟,相對來說,雕刻難度略低。銀花錢雖品類豐富,但整體而言,構圖較小,場景有限。而銀花錢中佔據主導的花卉類紋樣,在銅線刻中則是附屬裝飾藝術。

然而慶幸的是,民間——一個巨大的自行運作的系統,他沒有被歷代文人的喜好所左右,更沒有被市場經濟所一味牽著鼻子走,它還以自己的方式傳續著它自己的民間美術和工藝美術。其中,銅刻,尤其是線刻作品便是其中之一。

目前所見到的銅線刻作品,集中出現在清末民國時期墨盒、面葉、帳鉤、鞋拔子等上面。今天,雖然他們仍不是什麼主流,也沒有入更多人的法眼,但他們就在那裡,以其精細的做工和精湛的技藝傳承百餘年。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配伍用的銅蝴蝶,雖然另一隻飛走了,但這一隻還在展示著它的美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定軍山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二進宮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三孃教子

戲曲故事和典故是銅線刻藝術最為偏愛的題材,選取一二主要人物,配以松鶴、鹿銜靈芝是其典型範式。

粗看線條似乎一氣呵成,然而放大幾十倍便可發現,是一點點衝出來的,這種以刀為筆的熟練程度,遠不是匠人精神四個字就能概括的。他們當初的售價也許不高,但其中凝聚的精細和精神乃至精氣神卻令人深思。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雙兔傍地走

細細查看,無論是法門寺地宮的金銀器,還是各地窖藏出土的線刻作品,其中不乏精品,但精雕細刻並不是金銀器雕刻中的普遍共性。大雁塔門楣處的線刻佛像作品倒是可以跟銅線刻作品匹肩。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牡丹紋蝙蝠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一個小銅牌上難以言說的構圖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福祿壽喜是人們祈求最高的神祇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鳳穿牡丹,鳳眼犀利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雙龍看似粗獷實則細部也是精雕細琢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戥子盒上粗獷的劃刻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漢鍾離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張果老以銅鏡為底雕畫而成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和合二仙,為厚重的歷史塵封,需要細看才能發現其細膩和傳神之處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喜歡看這對憨態可掬的蓮花童子,頭型、眼神都是那麼想讓人捏一把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狀元頂滑蓋,遊街賺人脈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文狀元,鏤空,我最喜歡他的邊框裝飾,我沒想到配角的裝飾花邊也能如此花心思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一直被冷落從未被超越的銅線刻——中國工藝美術

武狀元,十幾個人物,情態各異,開臉迥然,花邊也各盡其妙,但他只是一個配件。故宮裡面有這個但鑄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