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泰山封禪被阻止,之後皇帝送大臣一壺酒,回家打開一看全是珍珠

何為“封禪”?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封禪”是皇帝前往泰山修築祭壇,報答上天的功勞,再到梁父山上另闢祭壇,感激大地的福德。在這場祭祀盛典中,“祭天”為封,“禮地”為禪。這裡也是按照《史記·封禪書》張守節《 正義 》解釋:“ 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去泰山封禪被阻止,之後皇帝送大臣一壺酒,回家打開一看全是珍珠

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所以,我國曆史上的皇帝都以能封禪作為彰顯自己功德的目標,不論這個皇帝是否有治國之道,是否賢明,都喜歡來到泰山上歌功頌德一番,跟上天的神靈來場“精神交流”。

封禪典禮說起來簡單,但是,卻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資格舉行的,想要舉行封禪,必須具備盛世、賢君、祥瑞等苛刻條件。歷史上舉行過封禪儀式的十一個皇帝大多為功績卓絕之君,其中,也有少部分濫竽充數根本“不配”舉行封禪的皇帝,比如:宋真宗。

去泰山封禪被阻止,之後皇帝送大臣一壺酒,回家打開一看全是珍珠

宋遼簽訂盟約後,大宋終於解決了常年虎視眈眈的外患。雖說,解決問題的代價是每年宋朝要白白奉上七十萬兩白銀與二十萬匹絹布,但是,總比宋朝山河淪為失地強得多。寇準將宋真宗接回老家,宋朝也逐漸恢復了國力,衰敗的各地經濟有了復甦的跡象。此時的寇準深受宋真宗重用,嚴懲了當年的投降派王欽若。

王欽若就此與寇準結下樑子,絞盡腦汁分裂宋真宗與寇準的關係。王欽若以寇準將宋真宗押為“孤注”為由,將宋遼締結屈辱盟約的責任全都推到寇準頭上。最終,這盆髒水成功離間了君臣二人的關係,寇準莫名其妙的被貶到地方當官,王欽若順理成章的進入樞密院擔任要職。

去泰山封禪被阻止,之後皇帝送大臣一壺酒,回家打開一看全是珍珠

雖說,寇準背了黑鍋,但是,宋真宗始終對宋遼結盟這件事耿耿於懷,畢竟,自己才是主張簽署盟約的“罪魁禍首”。

某日宋真宗召來王欽若,詢問如何能夠一雪前恥,王欽若明知皇帝畏首畏尾,卻仍鼓動皇帝重新出兵奪回幽薊失地。宋真宗哪有發兵的勇氣?於是,王欽若又提出了“備選方案”,那就是舉行封禪儀式,用一場聲勢浩大的祭祀活動彰顯皇威,同樣可以達到雪恥的目的。

從前皇帝若想“封禪”,必須得有個原由,宋真宗根本沒有功績在身,所以,只能等待“天降祥瑞”。眾所周知,“祥瑞”這種東西哪有等來的?王欽若隱晦的表示祥瑞可以通過偽造的方式產生,這也給宋真宗的迷信活動起了開端。在緊鑼密鼓的商議後,當朝重臣大多同意演一場“祥瑞降臨”的戲,只有宰相王旦堅決反對。

去泰山封禪被阻止,之後皇帝送大臣一壺酒,回家打開一看全是珍珠

皇帝都做到這份上,王旦只能“識時務”的同意封禪,最終,宋真宗的封禪儀式順利進行。但古代皇帝不敢擅自封禪自然有其原因,宋真宗不顧國家經濟妄自封禪,消耗了大量民脂民膏,導致國庫虧空民怨四起,最終,釀成的惡果甚至影響了後世宋仁宗的統治。

由此看來,封禪著實得“量力而行”。

去泰山封禪被阻止,之後皇帝送大臣一壺酒,回家打開一看全是珍珠

秦始皇二十八年,也就是統一六國後的第三年,始皇東巡郡縣,召集齊、魯的儒生博士七十餘人到“天下第一山”——泰山下,商議封禪的典禮,以表明自己當上皇帝是受命於天的。 漢代班固《 白虎通義 》說:“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制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

後世中,唐朝李世民也曾想來場封禪宣揚自己的功德,鞏固皇權,粉飾太平,最終,卻被魏徵勸止了。魏徵在勸諫的時候打了個比方:

“有個身體染疾十幾年的人,雖然,經過醫治病情逐漸好轉,但是,他的體質已經十分羸弱。倘若,現在讓這個人揹著一石米,每天步行百里,肯定會不堪重負。我們大唐現在正是這樣的局面,隋朝已讓社會混亂十年,雖然您是一位好醫生,社會在您的治理下已經有所好轉,但仍百廢待興,這個時候前往泰山祭祀天地,我覺得並不妥當。”

去泰山封禪被阻止,之後皇帝送大臣一壺酒,回家打開一看全是珍珠

聽了魏徵這番話,李世民根本無力反駁,封禪一事只好作罷。

不得不說,魏徵的話術極其精湛,他用十分貼切的比喻使李世民瞭解當今現狀,又以“良醫”之名拍了皇帝一個極為舒服的馬屁,之後,再以功業未果為由阻止李世民好大喜功。此外,唐太宗也是一位能夠接受勸諫的賢明皇帝,封禪對於皇帝來說是極大的誘惑,雖然,李世民心裡有千般不願,但是,最終仍接納了魏徵的勸諫。

去泰山封禪被阻止,之後皇帝送大臣一壺酒,回家打開一看全是珍珠

試想若李世民拒絕魏徵的提議,一意孤行的舉行一場聲勢浩大的“封禪”大典,正處於復甦期的大唐如何經得起折騰?可以說,在中國政治制度中,封禪可說是最盛大,但是,也是最具爭議的一項典禮。民初疑古派的史家認為,這純粹是戰國至秦漢間,齊儒憑空杜撰,併為好大喜功的君主利用來鞏固政權、誇侈政績的活動。

『《古代封禪大典》、《史記·封禪書》、《白虎通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