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新品发布,是黔驴技穷还是野心勃勃?

Apple新品发布,是黔驴技穷还是野心勃勃?

◆ 创业爱上虎投邦 传递商业正能量 ◆

文 | 三三 图 | 网络

本文约1700字,约需6分钟阅读

2“加量不加价”的新款iPad

其实从去年年底开始,关于新款 iPad 的传言就多了起来。去年 12 月,据台湾科技媒体 Digitimes 从上游供应商获悉的消息,苹果正考虑于 2018 年推出售价约为 259 美元(约合人民币 1713 元)的 9.7 英寸 iPad,比目前在售的 9.7 英寸 iPad 还要便宜 70 美元。和预测的差不多,9.7寸带有Touch ID的新iPad配置: 一颗800万像素主镜头,HD FaceTime 前置摄像头,A10 Fusion 处理器,GPS、陀螺仪,支持LTE高速网络,升级至10小时的续航。而这款新 iPad 的更新亮点,在于支持 Apple Pencil、iWork 套件(Pages,Numbers,Keynote)和全新的AR功能 。 Apple Pencil 在书写画体验上做了一定的优化,提升了流畅度,降低了书写延迟。单独售价为748元。

这次苹果的春季发布会只发布了这一款iPad,但是库克推荐并演示了3个为学习而生的AR应用,助力教育市场。Froggipedia AR、Boulevard AR 和Free Rivers,都是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进行学习。苹果还为教育需求加入了 Shared iPad 功能,方便老师去管理自己的学生,实时了解状况。以及一款苹果Schoolwork应用,将带来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而Apple Teacher 可以提供老师在线学习课程。还推荐了一款名为Swift的APP,说是为了鼓励任何人都可以使用Swift来编程,目前Swift Playgrounds已向155个国家提供15种语言的支持。依托新iPad的高清摄像头还可以制作视频类作品,支持Apple Pencil更方便制作绘画类作品。

Apple新品发布,是黔驴技穷还是野心勃勃?

◆首款匹配Apple Pencil的iPad

3“平板”市场的最后一博?

从苹果这次的活动主题来看,苹果确实有意在教育领域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可实际上苹果在教育市场上的表现十分一般,远不如 Google 和微软。在美国的中学里,价格低廉的 Chromebooks 最受欢迎,Chromebooks 在美国高中校园的使用率达到了 58%,Windows 笔记本的使用率为 22%,苹果 iOS 和 Mac OS 设备的使用率则为 19%。因为 Chromebooks 上运行的 Chrome OS 可以运行在配置较低的电脑上,前段时间 Google 打算将学校中老旧的 Windows 换上 Chrome OS ,让运行缓慢的老旧设备焕然一新,同时也可以给学校剩下一大笔费用。

而去年微软也试图通过 Surface Laptop 切入教育市场,Surface Laptop 上的 Windows 10 S 的很多功能就是针对学校教育而设计的,不过成本则比 Chromebooks 要高不少。因此苹果想要在教育市场(尤其是中小学)有更多作为,最大的对手就是 Chromebooks ,而 Chromebooks 最大的优势则是价格。这样看来,一款廉价版 Macbook 是苹果在教育市场上对抗 Google 一个不错的杀手锏。

苹果这次发布的廉价的iPad, 可以说是目前最便宜的版本,让学生族都买得起。大家惯性的认为苹果是一家硬件公司,但苹果的软件实力也非常强大。此次发布会,苹果着重于教育软件的开发,但这种软件,不可能在中国的学校普及,面临着监管压力。而硬件的持续沿用和不更新,也引得许多消费者吐槽不断。仅用一部分软件的创新和更新来吸引海外市场的用户,那么是否意味着苹果准备放弃国内的平板市场?虽然之前的各款iPad Pro没能挽救销量持续走低的iPad系列,但苹果似乎还是不肯放弃希望,本次新品发布的廉价新版iPad的到来,或许预示着是苹果公司在平板市场的最后一博?

我们使用越来越频繁使用手机,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打败了iPad。所以,苹果除了降价之外,这次也开始学用同样套路了,试图用iPad打败PC?不管面向学生市场,还是支持Apple Pencil,其实都是一个意思。PC不能被彻底打败就是因为它有生产工具的属性,在很多领域能产生更大价值。娱乐功能可以被其他设备取代,生产工具属性却不可以。那假如iPad也有同样的生产工具属性,即便不能从PC嘴里抢口饭吃,起码也有不至于让自己彻底淘汰的价值。创业之路上,找对市场和方向至关重要。市场定位不动摇,产品创新不停歇。必须两者同步进行才可获得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可。

Apple新品发布,是黔驴技穷还是野心勃勃?

◆iPad在美国校园的使用

Apple新品发布,是黔驴技穷还是野心勃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