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時代來臨,傳統書店也能做網紅

‘書店+’時代來臨,傳統書店也能做網紅

◆ 創業愛上虎投邦 傳遞商業正能量 ◆

文 | 三三 圖 | 網絡

本文約1600字,約需5分鐘閱讀

‘書店+’時代來臨,傳統書店也能做網紅

◆ 創業愛上虎投邦 傳遞商業正能量 ◆

文 | 三三 圖 | 網絡

本文約1500字,約需4分鐘閱讀

1物外的“前世與今生”

物外書店的“物外”,是取‘超然物外’的含義,在這個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許多人只關注物,忘了物外,其實真正的快樂在物外、在形而上世界。倡導物外,不愧書店。物外書店由湖北人信房地產旗下武漢物外文化公司打造。於2015年1月31日正式對外營業,它的的建立填補了武漢漢陽區尚無大型書店的空白。物外漢陽店為物外首家複合文化經營的書店,除了綜合圖書區,還有美食餐飲、文創生活產品、藝文展演、體驗工坊、兒童閱讀等五大功能區。

物外第二家書店位於漢口老城區中山大道上的優秀歷史建築大孚銀行。2017年4月23日開業,750平米,店內設有咖啡館。

2017年11月2日,物外書店在武漢的第三家門店正式開業,成為第一家入駐光谷地區的大型民營書店。這也是物外書店開業兩年多來的第三家分店,完成了武漢三鎮各一家書店的佈局目標。書店新址坐落於武漢光谷K11。如當下大火的文創品牌言幾又、西西弗書店等,選址一般較青睞城市一線商圈的購物中心,享受更加集中的人流量。

‘書店+’時代來臨,傳統書店也能做網紅

◆物外書店

2是書店也能是“網紅”

如今書店變得越來越美是大趨勢,擁有良好的場景感和設計感以及閱讀體驗感,是目前很多書店努力的方向。物外光谷K11店開業,正是印證了這種趨勢。據悉,武漢光谷K11是全球第三家、華中地區首家K11購物中心,引進文創品牌物外書店也正符合其藝術購物中心的定位。物外書店作為人信地產旗下自創運營的文化品牌,除了具備文化理想外,也有一定商業考量。書店的選址都是區別於武漢其他商業綜合體的獨創文化空間,可以為周邊商圈帶來高素質客流。

店內的獨特設計也吸引了不少人慕名前來打卡,拍照,看書,交流心得,小清新,文藝範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落。漢陽總店是由臺灣建築界泰斗、誠品書店設計師李瑋珉操刀設計,書店的所有事物以天井為中心,形成中國傳統合院建築形式,透過天井,可以感受冬天的雪景和夏天的雨聲,可謂獨一無二的體驗。書店以深棕色為主色調,營造了一種知識殿堂的氛圍。作為一家24小時書店,"物外APM"被定位為武漢"不落幕的文化生活劇場"。物外APM與武漢市圖書館合作,提供了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和24小時自助圖書借閱服務。作為一家極具人文氣息的書店,被網友稱為"最美書店"。

‘書店+’時代來臨,傳統書店也能做網紅

◆物外書店

3“書店+”:如果這樣經營,也是一門好生意

自2017年起,楊照、張大春、董宏猷等作家陸續做客“物外講堂”;在藝文展演區,讀者可以欣賞中國現代連環畫家王叔暉的《西廂記》、《楊門女將》等連環畫作品的復刻創作手稿,讀者除參觀展覽外還可以在展板上繪畫創作;在兒童閱讀區,“故事好好聽:魚媽媽說故事”“DIY好好玩”等活動讓家長和孩子歡度週末。

物外書店只是傳統業態實體店轉型的一個成功案例,通過它我們不難看出轉型的過程中,’書店+‘是最好的創新創業模式,書店可以實現將電影、音樂、書籍融合的複合店模式,更是加入了咖啡吧、麵包房等組成“第三空間”,甚至還擁有如寵物美容、照相機專門店與餐廳等眾多設施,為人們營造出一處複合式的文化生活場所。甚至還可以通過舉辦沙龍、音樂會等活動,豐富讀者的文化休閒生活。在穩定客源的基礎上,嘗試進行商業合作,進行品牌新品發佈會,小型個人籤售會等。體驗式閱讀、場景式消費和社交成為人們走進新書店空間的需求。

以物外書店為例,傳統業態的實體店,轉型的願望和迫切愈加凸顯。現在經營實體店,也是在經營“空間+”的概念,人們渴望實體空間並享受與空間的新關係。好的空間都是有觀念的。那些在商業上成功的“空間”經營都基於一個共同的邏輯起點——我們無處安放的躁動的心。深挖用戶的需求並解決,只有直戳用戶最痛處,才能讓用戶心甘情願為產生的消費買單,就能在傳統業態乾涸的土地上開出新花。

‘書店+’時代來臨,傳統書店也能做網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