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改20年,49歲下海,65歲造車,72歲“打下江山”身家百億!

俗話說:“好飯不怕晚,出名不用喊,好牛不用趕,沙僧不用管,目標不怕遠,就怕精神短!”

他,用他的一生很好的詮釋了這句話!

47歲辭職下海,經營出版社掙得第一桶金;54歲進軍摩托車行業,銷量達百萬;65歲造汽車,用5年時間打造國內首家上市的民營乘車企業。

這個大器晚成的“紅頂商人”就是力帆集團的創始人伊明善。

命途多舛,棄學從商

1938年,伊明善出生於重慶市涪陵區,父親早逝,對這個原本就貧窮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母親從小就告訴他:不讀書則無為。

因此,和很多小孩子不同,伊明善從小就對書很執著。7歲的時候就經常抱著母親送給他的《精忠說岳傳》,翻得津津有味,一看就是一整天。

1950年,因其家庭有地主成分,12歲的伊明善和50多歲的母親一起被趕到郊區山上居住。住的是茅草屋,蓋的是破被子,用的是破碗,家徒四壁!

12歲的伊明善求助無門,不得不棄學從商挑起家庭的重擔!

勞改20年,49歲下海,65歲造車,72歲“打下江山”身家百億!

少年擔貨郎學會資金拆借

為了謀生,他做起了擔貨郎。看準山村居民很難買到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針線,伊明善就從一個好心人手裡借了5角錢,步行到縣城批發成針線,再回到鄉下叫賣,批發5角錢的針能賣一塊多,就這樣資金流動。幾個月後,他就“富裕”得擁有好幾塊錢!

這讓伊明善嚐到了智慧的樂趣。最重要的是,他通過賣針線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學會了資金的調用和拆借!

“我是在鄉下賣掉針,獲得資金,去重慶進貨;有一個相識的年輕人賣雞蛋,是先在鄉下拿錢收購雞蛋,然後運到重慶賣掉。我主動找他商量,講“融資”的辦法:我們兩人的資金可以合在一起用,我在鄉下賣針賣得的每一分錢都交給你去買雞蛋,你可以多幾塊錢多收購一些雞蛋;到重慶你賣掉雞蛋後把錢交給我,我就可以多購進一些針頭線腦。現在看來,這其實是非常成功的資本運作,而我當時只有12歲”。

生意做了一年多,賺了十幾塊錢。伊明善把錢都給了母親,自己赤手空拳地到重慶求學讀書。

兩年後,他考上了重慶市一家公立中學,因成績優異獲得助學金。在讀書期間,伊明善很快成為出類拔萃的學生,讀高二就自修完大學數學課程,解答出了當時中國數學界的一些頂尖難題,成為學校的第一才子和傳奇人物。

經過努力,伊明善第一次走出了命運的夾縫,駛入人生的快行道。

吃的苦中苦,不過人中人;

吃的屈中屈,方為人上人

但,命運的齒輪再次轉動。由於資本主義傾向,正在讀高三的伊明善因被揭發右派言論而被趕出學校。從1958年開始,他被髮配到工廠進行勞動改造,度過了20年“牛鬼蛇神”的生活。

在工廠勞動期間,伊明善有兩大怪:

一是學什麼特別快,當時學車工是三年出師,而他只要需一個小時。原因很簡單,他利用下班休息的時間,苦讀有關車工的書籍;

二是工作效率高,別人給鞋修毛邊一天最多30雙,而他卻能修150雙。原因是他在工作前先花時間設計和改造工具。工具得到改造,速度自然就有保障。

47歲下海創業

終賺得人生的第一個60萬

1979年,已41歲的伊明善被平反,此時的他一無所有。然而20年的委屈讓這位不服輸的先生決定幹一番大事業!在別人看來,已走到了人生的窮途末路。然而,他卻用姜子牙81歲出山的故事來激勵自己。

有著從商天賦的伊明善似乎“悟”出,只有從商才能解脫他的困境。或許小時候的一點經商感觸,讓伊明善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在報社的日子,伊明善爭分奪秒,一天當兩天過,“一年中光是採訪過的人物就有2百多”,“每天要寫一篇經濟評論,快趕上了經濟學家”。

1985年,47歲的伊明善扔掉了“鐵飯碗”,開始嘗試從商。成立“重慶職業教育書社”,搞渠道書刊批發經營,是當時重慶最早的書商。

為了進書,他遍步大江南北,很快便成為了重慶最大的書商。然而在出版行業做了三年之後,伊明善突然選擇放棄,這讓當時很多人大跌眼鏡,而伊明善表示,儘管這個行業活躍異常,但是它註定是一個做不大的行業。

轉戰摩托車

8年曆練成就行業先鋒

有膽少識,尚有50%的機會,有膽無識,機會接近於零。1992年,54歲的伊明善不顧親朋好友的反對,成立了“重慶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力帆的前身),以2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開始了摩托車製造。

親友們都認為此時下手年齡過大了,當時的伊明善已經54歲了,再加上創業本身就有一定的風險,不想讓他去冒險。但是,伊明善毅然堅持自己的選擇,奮力前行!

為什麼他會選擇做車輛配件?只能說“哪裡有抱怨,哪裡就有商機!”

1992年,伊明善會涪陵看望母親,碰到一位經營摩托車廠的發小,抱怨發動機難買,“總是要去沿海省份去買發動機,進口價格又太高,根本沒有利潤可以賺”“為什麼不用本地的牌子呢”“本地一些牌子額髮電機價格適中,但關鍵是他們根本不願意把發電機賣給小廠!”

伊明善靈光一現,“馬上生產發動機!”

不懂技術,沒有經驗,生產發動機談何容易!關鍵那時的伊明善,“連摩托車輪子怎麼轉都搞不清”,但是他依然決定造摩托車。

發動機有上萬個零件,等到伊明善一個一個生產出來,黃花菜都涼了。對此伊明善採用的絕招是“拿來主義”,買配件,自己組裝。

當時,同城也有一家大型額摩托車配件廠,伊明善制定了游擊戰略,“今天去買1號到10號的零件,後天去買11號到20號的零件,這樣一來,可以把零件買齊,還不能讓對方察覺。”

一個月後,第一批發動機問世,一檢測,“神了,全部合格!”

伊明善的發動機不僅有質量保證,而且價格還便宜。3個月後,訂單滿天飛!

1993年底,伊明善帶領團隊開發出獨一無二的四衝程100型發動機。僅僅憑藉100型發電機,他就賺了1500萬!

緊接著轟達又開發出110mL立式機,每臺利潤為200元,一年賣出了50萬臺,這又是一億的純利潤!

2001年,力帆完成了由“轟達”向“力帆”的變身,之所以叫“力帆”,是因為尹明善特別喜歡的一句歌詞:“聽慣了號公的號子,看慣了穿上的白帆。”隨後,開始生產摩托車,並建立了“力帆”、“轟轟烈”、“氣派”三大不同排量的品牌。

在生產的第一年,力帆的銷售收入達18億元,企業綜合經濟效益位列全國同行業第二名,摩托車發動機年銷量為150萬臺,位居全球第一!

而這一年,伊明善也以5.2億元人民幣的個人淨資產,被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列為中國的50富豪之一。

勞改20年,49歲下海,65歲造車,72歲“打下江山”身家百億!

再換戰場

古稀之年步入百億富豪陣營

正當摩托車做得風生水起之時,伊明善又開始了他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冒險——造汽車。

2003年,伊明善65歲,他的這個決定,也幾乎將力帆帶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2003年5月,力帆汽車廠開工建設,當一家日本公司對開發力帆汽車模具開價幾億元后,尹明善才真正明白,汽車真的很“燒錢”。

為了獲得汽車生產資質,伊明善先後找過長安、一汽、吉利等企業,但是這些企業開出的條件是,力帆汽車必須冠名為他們的品牌,這點伊明善顯然是不能接受的。

車到山前必有路,正當伊明善焦頭爛額之時,國家出臺扶持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企業政策。這也讓尹明善,獲得了新的機會,12月,伊明善終於拿到了望眼欲穿的“通行證”———生產轎車的批文。

“當時總有人對我說,力帆現在才造轎車,是不是晚了點?但我的回答是:‘革命不分先後,造車不分早遲’。” 伊明善說,事實證明,力帆並沒有晚!

到目前,力帆汽車在全國已有近500多家銷售網點。並先後在越南、伊朗、埃塞俄比亞、俄羅斯等國家建立了分廠。

勞改20年,49歲下海,65歲造車,72歲“打下江山”身家百億!

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

想做一件事,多晚都來得及

從企業年齡來說,力帆是最年輕的;從創辦者年齡來說,伊明善卻是最年長者之一。可以算是後來居上的成功者。

對此,伊明善認為:“我的成功,我想是因為我個人最大的優勢在於會學習和懂得學習,能學習新的技術、管理方法甚至是新的生活理念。我年紀大,從事的又是傳統產業,唯一的辦法只能是不服老,多學習,唯一的經驗就是絕不要以一種老年人的心態來懷舊,該怎麼幹就努力去幹,否則絕不能在退休之前幹出一番大事業。”

伊明善歷盡磨難最終創業成功,用他的話來說,創業沒有什麼太難的,關鍵是要有膽識。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出: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關鍵在於你是否開始。今天就是你今後日子中最年輕的一天,只要沒有泯滅對生活的熱愛,每一份努力都是人生最可貴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