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已经补贴40亿美元了,为什么说富士康还是可能亏?

富士康的美国工厂正式动工了。

美国政府已经补贴40亿美元了,为什么说富士康还是可能亏?

6月28日,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富士康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新工厂即将开始建设,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将出席动工典礼。

早先郭台铭带着大批资金进场,站上白宫演讲台,与美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副总统彭斯以及众议院议长莱恩三人同台,风光无限,向媒体表示“市场就是我的祖国,但别忘了我在哪里缴税”。

是,郭台铭就要在美国缴纳一堆税了。

在特朗普刚上任的当口,郭台铭就跑去美国投资了一个8K LCD面板厂,论理,富士康这种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和美国应该没什么关系才对,毕竟美国工人的雇佣成本在世界范围内都称得上高,且美国法律十分健全,跑去美国建厂极有可能吃力不讨好。

当然,该厂自动化程度极高,其实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昂的人工成本,当时郭台铭这样表态,“政治要为经济服务”,并表示若美国不是特朗普担任总统,他不会对美进行如此大投资。

美国政府已经补贴40亿美元了,为什么说富士康还是可能亏?

显然是交投名状去了。

现在来看,美国的生意其实远没有想象中的好做,尽管州政府和当地官员为这座新工厂付出了约40亿美元高昂补贴,比最初的估计高出近10亿美元,人均补贴成本高达307692美元。

但这也意味着富士康工程需要创建1.3万个直接就业岗位,2.2万个间接和衍生就业岗位以及1万个建设就业岗位。

以美国人的雇佣成本来看,这笔生意还真的说不上赚。

威斯康星州州长斯考特称,这不仅有助于威斯康星州吸引和留住人才,对我们州乃至美国都是一个百年一遇的机会。这可能是为了堵住网民们的幽幽之口,对于高额补贴,美国网民自动算计起了是否值得的问题。

答案是肯定的,富士康进驻美国不仅能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更能为空心化多年的美国制造业注入一股全新的力量。事实上,高昂的人力成本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最关键因素,苹果都没在美国建厂。

美国政府已经补贴40亿美元了,为什么说富士康还是可能亏?

不就是因为美国人又贵又不好使么?

毫无疑问,特朗普手中接过的其实算是一个烂摊子,沉疴需猛药,为了恢复美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特朗普政府出了不少狠招,对外退了一大堆群,和中国展开的贸易战也是相当典型的例子,对内特朗普政府也拿出了各种刺激政策,还启动了史上最大的减税方案——企业所得税从35%降至20%。

在诸如此类的一系列政策下,原本对特朗普上任极度不满的企业都倒戈了,苹果年初时就将自己的大部分存款调回美国,金额之巨连特朗普都吃了一惊,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特朗普政府的许多政策正在渐渐发挥作用。

毕竟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制造业回美”这个心愿。

科技企业的回应是极大利好,但传统工业的前进道路上依旧困难重重,据美联储公布,2018年4月美国工业的设备利用率为78.0%,低于1990-1991年衰退期最低点78.8%。加之因贸易问题,美国哈雷、中洲钉子等老牌制造业为解决关税负担造成的巨额成本,纷纷出跑他国建厂。

美国本土制造业都不是那么靠得住。

富士康正式抓住了这个机会,外资的介入对制造业的发展从来不可或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最先和政府接触有利于拿到更多的优惠政策,这也是对时机和胆量的把握,从大的层面来看,富士康的做法其实也像是赌博——赌的就是美国国运。

至于赌不赌得赢还要往后再看,近日工业富联在A股市场的表现或许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上市便涨停,最高市值3905.58亿。

然后就吃了几个跌停板,几天之内蒸发了1500亿,逼得郭台铭只能说,“不关心股价多少,我只在意公司长期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