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拥抱新零售,背后的两个逻辑了解一下

文/网络

近两年多时间,受“新零售”概念的激发,更是在消费升级和政策松绑的催生下,新车、二手车、汽配零部件成为资本投掷重金的领域。新车交易B2B平台融资动辄千万、过亿,发展势头和融资能力表现惊艳。在“新零售”刷屏汽车行业头条之际,几方博弈的汽车销售模式,魅力何在?

汽车新零售究竟是真风口or伪命题?

“新零售”被炒热之后,盒马鲜生作为“新零售”的“网红”代表,通过对传统零售的重构,使市场上形成了新的消费模式和价值,改写了全球零售的历史。而汽车行业与众不同,在这个传统沉重不乏诸多痼疾的行业里,它是否能以互联网为依托重塑汽车生态圈,“撼动”汽车流通行业的根基,成为问题的关键。

汽车行业拥抱新零售,背后的两个逻辑了解一下

政策的松绑催生了多样的汽车销售模式,使得4S店、汽车超市、汽车互联网公司、汽车大卖场等形式百花齐放。这无疑是汽车市场的重大利好。尤其最近几年,汽车互联网公司横空出世,其以“新零售”体系作为支撑的经营模式受到了中国消费市场的青睐。

汽车行业拥抱新零售,背后的两个逻辑了解一下

汽车新零售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供应链服务、金融服务的技术创新,帮助整个汽车零售市场变成更高效的零售。这样来讲一方面源于,汽车新金融赋能行业新零售,使其在市场上“站稳”。值得一提的是,汽车新金融凭借大数据风控等技术,融合了汽车、金融、互联网这些跨界力量,相比于以往传统汽车金融而言,使得用户拥有更加多元、安全的选择,大大提升了汽车零售的体验。另一方面来讲,面对汽车产业信息流、物流和进度断档的现状,只有提供高效的供应链,才能提供高效的零售。这样讲是基于汽车供应链的核心逻辑在于“快”,只有实时掌握产品的流转情况,才能快速解决汽车流通上的瓶颈。

深度介入交易,环节越多越好

汽车行业搭上互联网平台这辆快车,也大大加快了业务拓展的速度,体现在一大批汽车交易B2B互联网公司不甘心于“只说媒,不介入”,新的商业模式逐渐浮出水面,通过提供以交易为核心的增值服务,如金融、物流、仓储等,极大地提升了供应链的效率,加速了汽车产业的流通速度,为业界创造了新零售共通的商业逻辑。

“金融赋能”大潮,新零售极致用户体验

随着汽车新零售时代的到来,传统车企、互联网公司、金融企业纷纷布局汽车金融。战火升级之下,几方博弈的汽车金融,已从传统汽车金融,如银行与厂商的单一格局转向银行、车企、互联网公司、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百家争鸣的多样格局。其中,主打低首付的汽车新零售,成为目前汽车金融最大的风口。

汽车行业拥抱新零售,背后的两个逻辑了解一下

数据整理于互联网汽车金融网站

据《中国汽车金融报告》显示,2014-2017年我国汽车消费金融渗透率分别为20%、35%、38.6%、35%,增速平稳上升。其中,2017年我国汽车的销量为2887.9万辆,按35%的汽车金融渗透率计算,一年就有1000万辆以上的汽车通过各类金融渠道购买。由此不难看出,汽车金融市场的蓝海有多广。

从业务布局来看,互联网汽车金融主打业务下沉的策略,纷纷布局二三四线城市,渠道竞争日益激烈。由于中小汽车经销商受汽车销售周期长,短期快速回笼资金难的限制,资金一直处于“饥渴”的状态。

供应链效率不提升,汽车新零售只是在蹭热点

在“新零售”的时代环境下,其核心逻辑就在供应链的效率上。阿里的 “盒马鲜生”在新零售上迈出非常大的一步,其背后的逻辑在于实现了冷链、仓储前置、快配的技术革新,达成了高效率的供应。这三件事最终实现的是新鲜,有了新鲜自然获得了更高的价值。

做新零售的汽车供应链,或是身为汽车零售商,车辆是否能够在汽车领域上快速流通,把车卖得更快、更方便、更准确成为重点关心的问题。一大批汽车产业互联网公司专注于车流转的问题,加强汽车市场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纷纷提升仓储物流的能力,供应链效率提升的军备竞赛日益升级。

手机,洗衣机,电冰箱这类产品,目前国内市场上有着完善的仓储体系,而汽车是“大宗件、高价值”的产品,对物流仓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结:

政策红利下,车市主导的地位与日俱增,汽车行业拥抱新零售成为大势所趋。玩转新零售,离不开汽车互联网公司的鼎力协助。在深刻认知汽车新零售背后的供应链效率、及金融的两大逻辑,是提升汽车行业流通效率的关键。

看完文章了?不动脑,知道了也没用

-END-

汽车行业拥抱新零售,背后的两个逻辑了解一下
汽车行业拥抱新零售,背后的两个逻辑了解一下汽车行业拥抱新零售,背后的两个逻辑了解一下
汽车行业拥抱新零售,背后的两个逻辑了解一下汽车行业拥抱新零售,背后的两个逻辑了解一下
汽车行业拥抱新零售,背后的两个逻辑了解一下汽车行业拥抱新零售,背后的两个逻辑了解一下
汽车行业拥抱新零售,背后的两个逻辑了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