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最励志故事:脑瘫生超线73分,他是如何做到的?

四川泸州考生马洪阳在2018年高考中总分619分,其中语文99分、数学130分、英语138分、理综252分。他的分数超出本一线73分。

我们在为他感到高兴的同时,也为他惊人的意志力而由衷赞叹,因为他是一个脑瘫考生。

2018高考最励志故事:脑瘫生超线73分,他是如何做到的?

(图片来自网络)

据报道,马同学从小患有脑瘫,无法自主行走,高中三年,全是由妈妈张琴照顾。每天上课,他妈妈把轮椅推到教室楼下,再背到教室。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们在赞叹母爱伟大的同时,我们很难想象马洪阳同学这惊人的意志力。十多年来,他每天坚持康复锻炼,从不间断。高考结束 后,他每天坚持3小时以上的锻炼,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弯腰50个以上、甩手50个以上、抬腿100个以上……”这些动作,看似简单,一套完整的动作至少要花一个小时,而且每天要重复三次。

无论如何,没有意志力是不能完成的。有人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必然为你开了另一扇窗。可是这一扇门是马洪阳同学自己打开的,而不是上帝。他打开得虽然有点艰难,但是他成功了。

2018高考最励志故事:脑瘫生超线73分,他是如何做到的?

(图片来自网络)

由此,我想到了一部电影《背起爸爸上学》。这部电影是根据甘肃庆阳中学生李勇的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石娃在逆境中刻苦求学的故事。其实,无论是影片中,还是现实世界里,像马洪阳这样的”石娃”是很多的。

电影中的石娃用瘦弱的身躯背起的不只是生病的父亲,而是一个沉重而又充满希望的未来。马洪阳同学又何尝不是用自己残疾的身体开启了未来之门呢?

只是马洪阳同学与电影的中石娃换了一个角色而已。电影中石娃的父亲在地里干活时不幸摔伤,瘫痪了。重病的父亲担心自己成为石娃的累赘,非常痛苦,一度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一边是瘫痪的爸爸,一边是自己的学业,石娃勇敢地做出抉择——背起爸爸上学!

马同学在生活中还是极有爱心懂得感恩的孩子。他每天坚持锻炼就是为了能自己走进大学校门,这样他妈妈不必每天早起晚睡了,也不必每天背着自己上下楼梯了。

反观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四肢健全、家庭富裕的同学,不思进取,没有理想,“肥宅”一个,这些同学与马洪阳同学的对比是多么鲜明啊。

天道酬勤!生活中,不缺少残疾人,而是缺少意志坚强的残疾人。马洪阳同学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心中有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更何况四肢健全的人呢?

我们祝愿马洪阳同学未来的路越走越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