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明:周一操作策略

近期行情比较低迷,又有人提出停发新股,去年的上半年下跌的时候是一样的,那时候我有详细描述过这个问题,大家想想还记得不。

我经过深入的思考,大体观点是这样的:

1、 逻辑上不划算:发新股是股市融资的基本功能,大家提出暂停发新股的心情能理解,希望在短期内改变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来缓解下跌。但这其实是有逻辑问题的,如果融资是股市的基本功能之一,下跌的时候暂停,上涨的时候就会放开,由于暂停的时候形成的积压,也有叫堰塞湖的。这个堰塞湖在上涨的时候的就会集中放开,你现在考虑的资金供求关系,那时候会更高的还回来(低位发行股价低,高位发行股价高)。

2、 历史上不成功:低位停发,凡是停发的时候,就是市场很惨烈的时候,我们不是不希望停发新股,而是希望市场别到了惨烈的时候,最好永远都不要经历这个时候,如果不经历惨烈,发新股是可以接受的。过去历史上我们出现了好多次暂停和恢复,解决问题了么?

3、 深层次问题:由于新股发行被限制,融资需求就会被抑制,IPO不行就会去变相IPO,借壳重组就相应而生。确实有被重组的公司乌鸡变凤凰,而这种投机的屌丝逆袭的事,好像很多人不仅认可还津津乐道,这其实是人性的部分。我认为股市的顽疾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绩优股涨不过概念股,蓝筹股涨不过小盘股,很长一段时间了吧。鼓励坏孩子,会伤害好孩子,然后长时间鼓励坏孩子,就会树立错误的价值观。请问大家现在的上市公司有几个把业绩放在首位的,有几个把回报股东放在首位的?

所以我去年是坚决反对低位的时候暂停新股发行的,现在这里也是一个道理,并且去年坚持了新股发行之后,行情后面一路上升。也就是说,停发新股不一定止跌,坚持发新股也不一定行情不涨。涨跌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是否发新股,美国有这个问题么?

另外,从去年我提出这个思想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鸡犬升天大盘股小盘股一起涨的股市是对的,还是好的上市公司涨、不好的上市公司下跌的股市是对的。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香港恒生指数去年上涨了36%,但60%的股票是下跌的,而且里面有很多僵尸股,就是快死了,或者装死。全天只有一两笔交易,因为成交少,价格其实没有多大用了,两笔交易就能打高20%或打低20%。美国股市其实也一直是这样,垃圾股也是有的,有个电影叫做《华尔街之狼》,小李子主演的。到现在也是一直存在,垃圾股、仙股、僵尸股与蓝筹股、绩优股、人气股并存,但并不影响股市上涨啊。

然后我们看这次低于3000点和上一次低于3000点有什么不同?注意两组数据:低于30亿的公司大幅增长,从300只左右增加到1000只左右。还要注意的现象是,低于1000万日交易额的公司400多家,低于500万的也近100家。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的。

所以大家要特别重视这个变化,你熟悉的A股,也许才是不对的。

如果鸡犬升天的A股算是A股的上半场的话,那么好坏分明的A股将是A股的下半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