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大德生平、事迹与著作

黄念祖大德生平、事迹与著作

黄念祖居士德相

人物简介

黄念祖(1913一1992),中国佛教居士,祖籍湖北江陵,早岁专攻无线电信工程,大学毕业后任职于电台。解放后任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北京邮电学院教授。 少年学佛,潜心教典,曾随舅父梅光羲参学法要;皈依虚云和尚学禅,又从诺那弟子王家齐及贡噶上师学藏传红、白教密法,师事夏莲居学禅净心要。

居士生平

黄念祖居士(1913一1992),法号莲华龙尊,亦号心示,乐生,别号老念,不退翁。祖籍湖北省江陵县,公元一九一三农历癸丑年三月初六日生于上海。祖上五代单传,代代信佛,至念公一代同胞四人,念公居长,自幼异于常,几不喜嬉戏玩耍,而原跟从舅公(舅公梅光羲老居士为著名佛教宿德与夏莲居老居士同被尊为"南梅北夏")闻薰佛法聆听众多禅宗公案,从小就显示出了超人的志趣,深厚之慧根。

念公性纯孝,七岁丧父,父病危弥留之际,嘱念公寻求往生咒正音传授。梅太老夫人笃信佛法、礼敬三宝,念公常随侍庙中,恭敬念佛,往往至人散后独自一人绕殿经行不已。后来见到多年念佛仍然只求世间福,个人名利之心丝毫不减旁人者,则十分反感,视为迷信,以为拜佛无用,曾一度不信佛。

一九三二年入北平大学工学院学习,性格开朗活跃,学业成绩优异,名列全系榜首。大三暑假中,偶读《金刚经》至于"无所住而生其心"句,受大震动,觉一次次甘露灌顶,从头至踵,阵阵清凉,久久不已,深切体味到"无住生心"之妙,以凡夫心欲臻此境,除念佛或持咒别无它途,从此深信佛法。

毕业后,被校方推荐至开滦煤矿工作,身处异地,思家心切,一次梦中觅家,了不可得,与空中问答之际,思想顿断,身处大光明中,初步开悟。

抗战期间,黄老工作于重庆,辗转由同事齐昌鼎老居士寻访到诺那呼图克图嫡传继位弟子王家齐上师,一九四二年初与郑崇武等五人同时皈依王上师,赐三字法号,唯独赐与黄老四字法号,曰"莲华龙尊"。

于重庆求法修持,恭敬刻苦,公务下班后,经常步行四十余里山路听法,深夜返家,几次遇险,均安然渡过,每次传法前,按王上师指示,均日叩百遍以上大头,百日后方予传授,法本手自恭录,于此得到黄老之先父欲求之往生咒正音,并接受了全部阿弥陀无上密法。

一九四三年念老皈依当代禅宗大德虚云老法师,深受法要,直达禅宗巅峰,得无上妙谛。一九四六年皈依白教大德贡嘎活佛,活佛曾多次于北京传授其大法。在一次传法后,极高兴地说:"金刚种子撒在了北京"。于交谈中,贡师发现念老颇具"大圆满见",从此对念老如获至宝地看待,成为贡师最得意弟子之一。其后,又皈依了大宝法王与督嘎上师。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经梅光羲老居士引荐禅净大德夏莲居大师,深蒙奖掖,成唯一入室弟子。夏大师著作宏富,悲智并运,艰苦卓绝,会集《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黄老亲闻大师讲解此经,直探法要,六十年代初撰写大经玄义提纲一册,呈大师鉴核,得到充分肯定并赞叹具超师之见,嘱托弘扬大经,允其直抒己见,讲解中可任意发挥。尽管如此,黄老不敢稍懈,注解中引经据典,一字不苟。

一九五三年,黄老任教于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教授,精进修法持经,一次读到"佛法无多子"公案时,心地豁然开朗,大笑不能自制,继而大哭也不能自止,从大光明中自然流出三段偈子。后恭录两份,分转呈王上师、夏大师。夏大师见后,拍案大呼"念祖开悟了"!王上师见后说:"汝如是,我亦如是。"其后,督嘎上师也印证说:"你可以接受顶礼和传法了,可以收弟子和接受供养了"。

一九五九年,王上师圆寂时留下正式遗嘱,将诺那祖师传承衣钵之佛像(诺那祖师从西藏土牢中脱险时,身上仅带此一尊佛像,别无它物。)及莲华精舍金刚阿阇黎位传给了黄老,是为红教第三十四代祖师。夏大师并印证说:"实际上国内红、白密与显教大统均归于念公一身"。

在文革动乱中,黄老数次遇死,均安然持诵,将生死置之度外,完全放下,安然渡过。一次在河南干校驻地遭遇龙卷风袭击,刹时房屋物件一扫而空。众人惊呼奔逃,死伤多人,独黄老直立原地持诵如常,获大飞跃,印证了夏大师悬记:唯艰难困苦备尝之已,方可成就。

一九八零年后曾任北京居士林林长,执教于中国佛学院,精进修持,主张禅、净、密一体不二,强调习禅修密者须发愿往生净土。

文革后,念公发愿完成《大经解》,以图上弘下化总报四恩。自一九七九年起闭门谢客,专心注释大经,一九八四年完成定稿,其间稿经三易,一九八七年流通于海内外。其中之甘苦非文字之所能言表者。

念师坚持世事克减的原则,将生活减至再减,始终恪守不从佛法营私利,不受顶礼之初愿,拒收一切礼品,实在无法拒绝者,则劝其转赠寺庙,国内讲经一律拒收报酬,不受为讲课所供馔食,国外讲学所得全部捐中国佛协。当有人违背告诫而顶礼时,必定顶礼还报,无论身体如何不适也不废止。念公日课持真言四至五万,修一座以上大法,撰稿中带病忘身,废寝忘餐均非虚誉,实更有甚者。

终因长年积劳成疾,延误医治,加之寝食减废,为法忘身,于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即壬申年二月二十四日凌晨往生。临终前欲语不能之际,但洒然一笑,全无牵挂。念佛七中,家属与海内外弟子云集,种种祥瑞稀有殊胜,念师最后以身心性命供养大众,作了无言开示,振聋发聩,今众弟子从刻骨悲痛中猛然惊醒,各自获取真实利益,策励精进。

一九九二年四月七日荼毗,遗骨洁白、获五色坚固子百余粒。广化寺观音殿往生堂奉有五色坚固子各一粒供众瞻仰,海内外弟子争先引请供奉。

事迹简介

老居士,法号龙尊,亦号心示、乐生,别号老念、不退翁 。

生于一九一三年即癸丑三月初六日。幼早孤,母亲梅太夫人笃信佛教。礼敬三宝,净行超伦,性自纯孝。从小异于常儿无嬉戏恣肆之态,而且勇于承担之责任感,处世中,进退应答无不得体,咸誉其少年老成。常随侍太夫人听经闻法,参谒净宗大德舅舅梅光羲老居士闻习熏陶,志趣超群。有深厚的福德夙根。

二十岁于北京工学院学习时(大学期间,学业成绩突出,性格开朗,活泼,擅长排球、滑冰等运动)。第一次读佛典为《金刚经》,深体"无住生心"之妙,受大震动,从始至终多次感觉如醍醐灌顶,身心内外清凉润泽。兴起"以凡夫心致臻此境唯有念佛或持咒"之念,从此对学佛生起大崇敬心。

二十二岁于开滦煤矿工作,一次梦中遍览"家"不可得,忽成一片虚空,初开悟。

抗战时期,于国难之中,学佛益加精诚,曾皈依当代禅宗大德虚云老法师,于密宗皈依红教大德诺那祖师嫡传弟子莲花正觉王上师及白教大德贡嘎上师,后于一九五九年继承莲花精舍金刚阿舍黎位,受王上师衣钵及遗嘱。

三十二岁,抗战胜利后,经梅光羲老居士引荐拜谒禅净大德夏莲居大师,深蒙奖掖,成入室弟子,莲公大师出入于儒佛显密禅净各宗,融会贯通,著作宏富,于宗净要旨,穷深极微,艰苦卓绝,会集《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以下称大经),黄老亲闻大师讲解此经,详作笔记,于禅净两宗深得法要,六十年代初撰写《大经玄义提纲》一册,呈大师鉴核,深蒙印可,并嘱托弘扬大经,命可直抒己见,随意发挥讲解。

四十岁时,于天津大学任教授,精诚修法读经。忽一日触机成偈。呈夏大师鉴览,肯定真开悟,称其为唯一心许弟子。呈王上师评鉴,亦确定为开悟无疑。

文革动乱中,黄老历经磨炼艰危,而修持无片刻松懈,相反愈加勇猛精进,所获真实利益不可胜记,正如大师悬记"唯艰难困苦备尝之矣,方可成就。"数次遇死,均安定持诵,将生死置之度外,完全放下,安然渡过,尤其一次遭遇龙卷风,周围物件房屋全部扫光,而念师泰然无损,仍直立于原地,获大进展。

黄老居士素怀传灯之志,弘扬净土之愿,拯救群生之望,也为报佛恩、师恩,遍观众经论,苦心参研、构思酝酿。自一九七九年经二年,闭门谢客,专心注释大经,于一九八一年完成初稿。一九八二年完成二稿,在严重疾病折磨下悲心更切,依然矢志不渝,奋力完成三稿,时为一九八四年、历时六载,竣稿付印,于一九八七年《大经解》流通于海外。黄老以开佛之见,示佛之见。导群生悟佛之见,入佛之见,契理契机,理喻圆融,深入浅出,文显义明。使海内外佛子普沾法雨,深获真实利乐。笔耕著作同时,在中国佛学院及居士林、广化寺多次弘法或开设净宗讲座,第一批著作除《大经解》外,尚有《净土资粮》与《谷响集》第二批著作完成有《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心声录》,尚未完成的有《大经白话解》,计划撰写的尚有《净修捷要报恩谈》,《禅净密三法一味论》与《随笔》等,惜众生福薄,均未能实现。

自一九八零年以来,黄老多种疾病缠身,本应多加休养调护,但为弘法大事,将个人完全置之度外,一九九零年起为进一步弘法、普被三根,着手撰写《大经白话解》,经常废寝忘餐,同时还慈悲接引、随机设教、终日劳顿,终于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凌晨,示疾往生, ,但洒脱一笑,全无牵挂。 一九九二年四月七日荼毗、遗骨洁白、获五色坚固子百余粒。广化寺观音殿往生堂奉有五色坚固子各一粒供众瞻仰。海内外弟子争先引请供奉。

黄念祖老居士,尊为净土宗师,他的遗教随着他的示疾往生,猛然觉醒了大家。从广化寺举办的往生回向法会、京都佛教界四众弟子云集八宝山随喜荼毗法式,观人们至诚敬仰的心情,远远超出仪式所表,大家更加明白了黄老的悲心所示,无常觉照了学修迫切性,很短时间内众多居士表示专修净土,以读诵《大经》为日课,"净修捷要"为晚课,持名念佛为方便,加紧地用功修持。广化寺在历时三年"广化念佛会"的基础上,明确今后的法会,将以《大经》为主题,兼听净土宗经解录音磁带,有志带领在家学众专弘专修净土,与有缘者同愿种子,同生极乐。

按:黄念祖老居士,大悲觉海中流出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白话解》虽尚未全部完稿,但黄老的亲眷及法缘近者,念众心切,将尽快整理奉献出来。广化寺倡义,北京近水楼台,大家发心随喜,就地生根开花,先得法益。

居士著作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白话解》

《心声录》

1、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2、净宗心要

3、弥陀愿王大愿核心-善导大师独尊五真实愿

4、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5、无量寿经今得善本(夏莲居会本)之大事因缘

6、莲宗妙谛--净语三则

7、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举要

8、心经略说

9、金刚经一滴

10、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附录:送信佛青年赴日进修博士学位等

《谷响集》

《净土资粮》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根本修持心要》

读《角虎集》有感

《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

《「抉择见」听闻记》

《心经》笔记

《夏大士自警录开示》

《夏大士念佛论》

《文殊菩萨圣诞开示》

《弥陀疏钞》

《旅美杂感》

《黄念祖老居士答问》

《净修捷要》报恩谈

计划中尚有《禅、净、密三法一昧论》与《随笔》三种,惜众生福薄,未能实现。

回归净土

晚年完成《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一天14万句佛号,为世人做好榜样,表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被世人认定是观音菩萨再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