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著名哲学家陈嘉映曾这样赞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国内大学里少有的,能让师生咖啡馆小酌、秉烛神游度夜,而毫无作息表压力的校园。”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地处杭州转塘镇,是由王澍设计而成。这位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的设计师,极为推崇唐宋的绘画和音乐,同时,当年为了遵循“再回收利用”的原则,从浙江省收集了超过700万片不同年代的旧砖瓦,用于象山校区的建设。所以而今呈现在大众面前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便极具中国古典建筑特色。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在这里有两个小插曲。

其一。王澍选址那天,看了杭州转塘狮子山、象山等四块地方,都是典型的江南乡村土地,山小,高约50米。据说,江浙人看到差不多大小的山头,就会取名为“象山”,实在没什么稀奇。最终落地在象山,如果搁在别的校园,早就将山头削为平地,建上凉亭台榭之类。

然而王澍坚持保留了这座小山头,让偌大的校园与一座不大的山共存,就像他在《那一天》里面提到“从建成后的建筑中看山的经验如此相似,一种思考着的目光,面对这个世界,沉静而温暖。”这才是王澍想要的园林模样,在自然与城市之间来思考,而不是孤单的被置入。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其二。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正式落成之后,同学们从刚开始满怀期待的搬迁,到后来对使用功能的吐槽,也让外界对王澍有了不同的声音。

尽管不按常理的设计带来了一些失误,但却不影响象山校区作为中国知名建筑景观,在世人心目中留下的人文意境。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校区环象山而建,建筑随意而自然地呈散点状分布山野间。两条从大山潺潺流下来的小河在象山东端汇集之后,蜿蜒淌入浩瀚的钱塘江。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河流一侧的大片油菜花,灿烂开放;另一侧的芦苇、土坝原生态的被保留,隔水相望,相映成趣,恍惚以为置身于农田别院。这种景象在国内大学校园实属少见,也是王澍“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体现。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俯瞰整个校园的建筑群,仿佛一副浓重的园林山水画像,一个个建筑置身于青山绿水之中,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而细细揣摩,每一个建筑又独具特色,不尽相同。正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传达的精致诗意和空间语言,非“小桥流水人家”所能媲美。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如果说漫步于西湖像在画中游,那么行走于象山校区便像是在传统文化的长河里涤荡。尽管象山校区落成不到二十年,但却像一位上了年纪的长者,原生态的瓦片、斑驳的砖墙、覆满爬藤的栏杆,处处透露着岁月的痕迹。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站在这些高大而独特的建筑面前,瞬间感觉人类的渺小,一时间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只想再多呆一会儿。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而建筑的内部,更像是一个迷宫,走着走着,处处有惊喜。有时候会感觉好像进入了一个多维空间,有着某种超越视觉的力量。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大斜坡”是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比较著名的建筑之一。建筑的外壁被可供人行走的大斜坡所环绕,放眼望去,整栋楼像是一个整体,其实内部还是按照楼层划分,只是会有高低不平而已。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平整的瓦屋也是整个校园的特色。舒缓巨大的屋顶,朴素的瓦砖被细心安置,大片阳光洒下来,层层叠叠又浑然一体,令人不禁感叹造物之神奇。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在杭州,因屋顶而闻名的景观,还有由“清水混凝土诗人”之称的安藤忠雄所设计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距离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大约30公里,人们把这个奇妙的建筑称之为“大屋顶”。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大屋顶下覆盖的三个大盒子组成了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分别承载着不同功能。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这位以清水混凝土和独特的几何形状而闻名的大师,让大屋顶延续了他的风格。天顶的三角形用来采集自然光源,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变化,构成一个时光交错的空间,引人无限遐思。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临水的一面是文化中心的图书馆,巨大的玻璃墙延伸至屋下,与水池相连。对岸的樱花林如粉色海洋,微风拂过,落樱缤纷。棱镜、倒影、花海、池水......这些元素如画卷般展开,柔化了整个混凝土建筑。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当夜晚来临,大屋顶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屋内灯火通明,四面大书架倒影于水池之中,仿佛来到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其实建筑就如设计师本人,安藤忠雄将近八十岁,身体很多器官都被摘除,但是在设计的道路上,仍然充满了热情,让人们看到了尽情绽放的生命色彩。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正如安藤忠雄对人生体验和感悟:“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光明之中。要在人生中追求‘光’,首先要彻底凝视眼前叫做‘影’的艰苦现实。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奋力奔去,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

龙井草堂

如果说到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方圆20公里以内,别具江南特色的餐厅,那么龙井草堂算是一家。画地圈景,食在园林,恐怕就是在说它。因为与文化艺术中心同在市郊,半个小时的车程也就到了。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来到龙井草堂,可不是一进门就吃饭。而是要先几进几出的欣赏一下这里的园林建筑。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踏着幽静小道,赏锦鲤,品茗茶,看金庸提笔对联,阅古代文人墨宝。总之,想吃饭,没那么快。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当然,龙井草堂并不是一处快餐厅,这里是一个文化的宅院。就连吃的菜品也大有讲究。落座之后,先品龙井茶,提神醒脑。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而当看到菜单上都是农家菜时,也不要顿感失望,因为这里的菜品原材料十分讲究,全部采用新鲜时令的。

“舍得”,摘取蔬菜最精华的部分,存一去九,入口时有着原生态的农作物味道。同时这道菜也叫“舍不得”,去掉的九分也相当新鲜,餐厅也相当舍不得。不过不用担心这些部分会被浪费,最终会做成菜品餐厅自食。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土布露脸”,选惊蛰十分,水中微生物最为活跃时候的土布鱼。此时土布鱼最为肥美,脸颊肉最为弹嫩,巴掌大小长短的三四十天凑为一盘,味道之精,溢于言表。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杭州文化探享:诗与远方,只差了这一次旅行

不过菜品虽精致,想要吃到还得随缘。龙井草堂均为包厢,一般可容纳10人左右,不设散席,每天桌数限量,最好提前两周预定。

“我要翻越十座大山,只为见到你。”

旅途的风景,品尝的佳肴也许真的值得人们去疯狂的向往与追求。只要心里认定这个自己的感觉,就会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在这条快乐的旅行道路上,将会遇见更美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