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經驗告訴我們:但凡成功的人都能堅持做到這四個字!

縱觀歷史,但凡厲害的人物,基本上都不會侷限於眼前的利益,而是不斷提升和開拓自己的眼界。如果就眼前的利益,得意忘形,那他只會迷失自我。

他的弟弟很有才華,作為哥哥,他非常器重自己的弟弟,所以,他把弟弟送到國子監上學,那時候的國子監和現在的名流大學相差不多,算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學堂了。

但弟弟的才華並沒有給他帶來好運,屢次考試都失敗,這是因為他做什麼事情都太過於自信,考場心態不平穩,總會抱怨,這才讓才華橫溢的他,總是失利。他並不明白哥哥的意思,他只是一意孤行,認為自己很厲害。

曾國藩就是這樣一個不急躁、成功後也不得意忘形的人。他不僅要求自己,還時常教育自己身邊的人。

曾國藩的經驗告訴我們:但凡成功的人都能堅持做到這四個字!

曾國藩

他的弟弟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但是他卻屢次考試都失敗,曾國藩發現弟弟屢次失敗原因在於:他對於自己的才華得意忘形,不謙虛,屢次考試都是粗知大意,最終致使考試失利。看到自己的弟弟這麼浮躁,他寫信給弟弟,信中說:“不要總是想著一下就成功,先做個好人。並不是什麼都適合你,你應該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你這麼有才華,在文學方面天賦異稟,考不了舉人,當不了官,我們可以在文學上大展宏圖呀。”

其實他想說的就是,讓弟弟失不足憂。但恰恰這很難做到,現實生活中,人們並沒有那麼深的覺悟,大多數人面對事情都急於求成,稍微有一點磕磕絆絆就想退縮,而他的這一觀點,就是可以解決這些人的浮躁,有利於解決這些人的心理疾病。

曾國藩的經驗告訴我們:但凡成功的人都能堅持做到這四個字!

曾國藩家書

他拿下湘軍,靠的就是自己堅持的信念,即得不足喜。作為一名官人,他在自己鼎盛時期,並沒有因為自己的位高權重而開心的忘乎所以,他反而整天憂心忡忡,沒有一絲絲的愉悅。

這又是為什麼呢?對歷史書籍精通的他非常明白,什麼事情都有個度,一旦跨過了這個度,就避免不了走下滑路。就像自己一樣,雖說曾家已經達到了鼎盛時期,但如果忘其所以,不想後果,那就會自我滅亡。所以,無論何時,他都在提醒自己,得到了也不能樂享其中。

曾國藩的經驗告訴我們:但凡成功的人都能堅持做到這四個字!

得意忘形,可以說這是每個人的缺點。不僅是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很厲害的人物也被這四個字摧毀了。所以,我們不應該走歷史老路,我們應該秉承他的教訓,得不足喜,不管得到什麼,都不要只顧高興,要穩重,保持清醒的頭腦面對一切未知的事情,不要急於求成。只有這樣,才會慢慢接近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