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民通过种植各种高山蔬菜,发家致富

蔬菜富含这丰富的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C和维生素A最为重要,在小朋友生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生活中的蔬菜都表现的很廉价,但是就算是如此廉价的蔬菜也能发家致富。

在歙县绍濂乡岭口村,潘爱华是当地的蔬菜种植大户,也是歙县绍濂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从2004年开始种植高山蔬菜,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3年的创业之路。

安徽农民通过种植各种高山蔬菜,发家致富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在岭口村,并没有多少人种植蔬菜。而且潘爱华起初是从事养鸡的蛋鸡养殖户,在高山上放养土鸡。那时的他还很年轻,对于创业并没有太多的概念。养鸡也是因为觉得当地的地形和山地条件适合放养,就尝试着去做了。几年之后,考虑到养鸡的风险还有其它一些销路的情况,潘爱华萌生了种植高山蔬菜的念头。经过市场考察和去外地取经,在2004年,他流转了村里3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西红柿。“当时,种植西红柿的很少,本地市场的西红柿也主要靠外调,刚起步的两年,我种植的西红柿市场反响很好,供不应求。”潘爱华就是这样,紧随市场需求,一步步地尝试着。

安徽农民通过种植各种高山蔬菜,发家致富

种植西红柿让潘爱华尝到了甜头,逐渐有了信心。 2008年,潘爱华就注册了歙县绍濂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影响下,当地几十户村民都加入了该合作社,一起种植高山蔬菜。规模大了,而随着西红柿种植人群的增多,价格没有了优势。

在2009年初,潘爱华通过友人的介绍,了解到杭椒在外埠市场很受欢迎,而本地市场却不多。于是,他及时调整了种植方向,引进了杭椒的新品种,大量种植杭椒。从2009年开始,一直到2011年,杭椒为他带来了极高的经济效益。高山蔬菜,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菜品的质量优于陆地蔬菜,而且又不需要太大的投入,甚至不需要钢架大棚,就能种出质量上乘的反季节蔬菜。也正是因为这样,潘爱华在这条创业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宽。

安徽农民通过种植各种高山蔬菜,发家致富

但并不是一帆风顺,种杭椒的路走到了2012年,因为市场的影响,杭椒的收益没有之前优越了,潘爱华又开始动脑筋。当年,他又引进了优质的甜玉米和四季豆的苗,就这样搭配着种植。没想到,市场的反响也非常好。

2014年,他本人的种植规模已经达到了60多亩,又注册了华鑫家庭农场,不但种植高山蔬菜,还做辣椒和笋干的初加工。山里的笋子多,他就去收购之后进行初加工,再外销。

如今,潘爱华的绍濂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总面积超过200亩,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支持下,每年还会拿出一部分来种植伏缺菜。他说,市场需求什么,他就种什么。未来,他还会在初加工的方向上继续努力,争取做大做强。

随着市场的改变而改变,谨遵市场的规律前行,这就是潘爱华成功的秘诀,而这个秘诀对许多人都是适用的,不随着变化而变化那岂不是要落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