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又到元旦,又到了中國舉辦婚禮的好日子。

中國歷史長、傳統習俗多、特別是成親這一項,規矩就更多了。

然而在社會的發展中,中國人的婚禮經過了簡化,

沒有了過去那些繁雜的三書六禮。

(嗯,有人想知道完整的中式傳統婚禮是什麼樣麼?)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可下拉到文末閱讀)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從新文化運動時期,開始了一項新的婚禮畢竟步驟,

那就是婚紗照。

最早在中國社會中引起風波的是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紗照,刊登報紙後,使得年輕人紛紛追捧效仿。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而現在,毫不誇張的說,

絕大多數中國年輕夫婦家裡,都有一本厚厚的“婚紗影集”。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在寒冬臘月天,你依然能看到身著清涼的年輕夫妻瑟瑟發抖的凹造型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夏天,不顧大汗淋漓,依然秉著“職業模特”的精神“工作”。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這些夫妻需要在一天之內,像職業模特一般,被攝影師及其團隊指揮著奔波好幾個地方,或在室內,或在室外,更換多套服裝,擺出上百種姿勢,被拍下幾百張照片。

之後,這些照片還要經過影樓工作人員的反覆挑選和 PS,才有了最終這本結婚紀念冊。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婚紗攝影工作流程」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事實上,西方人並不熱衷「婚紗攝影」,甚至沒有這個概念。

初次參加中國人婚禮的西方人,更可能困惑於入口處的婚紗照:「他們以前就結過婚嗎?這是上次的照片嗎?怎麼現在又結一次?」

在西方,人們普遍接受「婚紗一輩子只能穿一次」「新郎在婚前看見新娘的婚紗會帶來厄運」等民俗禁忌,只有婚禮當天才會穿上婚紗。

至於婚紗影集裡動輒換三四套服裝結婚的中國夫婦,對西方人來說更是奇觀。

《飛機,相機,動作:中國新人追求完美婚紗照》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路透社居然報道中國人在倫敦拍攝婚紗照!據說還要出專題!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原文描述:

“現在我們生活在於全球聯通的世界並且薪酬日益豐厚,中國年輕人正越來越渴望舉行融合傳統元素和西方時尚的奢華婚禮以留下深刻印象。

瞭解婚紗照是什麼後,歪果網友們感到非常有趣,有的躍躍欲試。

“這挺有趣的。但是我感覺要在靠近拉斯維加斯,紐約,洛杉磯等等城市才好發展婚紗事業吧。”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我超愛這個的。比起拍標準的訂婚照我還是比較喜歡婚紗照。”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但有些網友則表示完全get不到點。

“婚禮當天就可以拍照為什麼要提前拍。”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而且會抹殺掉驚喜。

“美麗的新娘會在婚禮當天給大家帶去驚喜。如果大家提前看了婚紗照感覺抹殺掉了那種驚喜感。”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最後,想請大家欣賞一組婚禮紀實攝影作品。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也許這些照片中,

沒有精緻無暇的妝容,

沒有完美考究的佈局,

沒有恰到好處的姿勢,

有的僅僅是那份自然流露的真情。

你結婚的時候會拍婚紗照麼?——中國婚紗攝影

古代婚禮過程

1.三書:

聘書——訂親之書,在訂婚時交換;

禮書——禮物清單,當中詳列禮物種類及數量,過大禮時交換;

迎書——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接新娘過門時用。

2.六禮:

納采——俗稱說媒,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去求婚;

問名——俗稱合八字,託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

納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後,備禮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議定;

納徵——又稱過大禮,男方選定吉日到女方家舉行訂婚大禮;

請期——擇吉日完婚,舊時選擇吉日一般多為雙月雙日,不喜選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

親迎——婚禮當天,男方帶迎書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其他習俗:

1.安床:

在婚禮前數天,選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將被褥,床單鋪好,再鋪上龍鳳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紅棗、桂圓、蓮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貴子。

2.鬧洞房:

舊時規定,新郎的同輩兄弟可以鬧新房,老人們認為“新人不鬧不發,越鬧越發”,並能為新人驅邪避兇,婚後如意吉祥。

3.嫁妝:

女方家裡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財富的象徵。嫁妝最遲在婚禮前一天送至夫家。

4.上頭:

男女雙方都要進行的婚前儀式。也是擇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頭婆梳頭,一面梳,一面要大聲說: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髮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

5.撐紅傘:

迎親的當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攙扶中孃家門,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頭頂撐開一把紅傘,意為“開枝散葉”,並向天空及傘頂撒米。

11、蓋頭:

新娘子通常會以一邊長三尺的正方形紅圍巾蒙在頭上,這紅色的圍巾稱為叫“蓋巾”,俗稱紅蓋頭。

12、迎親:

古代婚配時,男方必須去迎親。“親迎”是六禮中最隆重的禮節。沒有迎親的新郎,就沒有出嫁的新娘。

13、拜堂:

又稱為“拜天地”,是婚禮中一個很重要的儀式。“拜堂”並不屬於古“三書六禮”,這一婚俗於宋代以後非常流行,經過“拜堂”後,女方就正式成為男家的一員。。

14、出門:

出門是指新娘離開孃家的意思。當到達吉時的時候,女須由大妗姐背著上花轎;據說新娘雙腳著地的話就會帶來惡運。

15、過門:

過門的意思是新娘由女家出門後正式踏入男家家門,拜見翁姑及男家其他長輩。

17、催妝:

是男家派人攜禮催請女家及早為新娘置妝的儀節。

18、送妝:

是親迎前數日,女家派人將嫁妝送至男家的儀節。

20、酒筵:

酒筵几乎是每對新婚夫婦行婚禮時必不可少的儀式,流傳到今天,“吃喜酒”已成為民間行婚禮的簡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