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修真注解是这样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修真注解是这样的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于密州时所作。对于这首词多是理解为苏轼官场不顺,逢中秋佳节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也隐藏着他对当时朝政的强烈关注,以及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

那么如果苏轼是修真中人呢?昔年故吕祖有“有人问我修行法,遥指天边月一轮”之语, 是指内功丹道有成,则内景功中,出现一轮明月高悬。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修真注解是这样的

明月高悬

这里仅以修真来畅谈一下这首词的因由吧!李白李青莲又有“谪仙人”之称,当年李白初到长安,初访贺知章时,以《蜀道难》相示,贺看完,赞叹道:”公非此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以为李白是”谪仙“。这是古人认为有大才华之人多是天上星辰转世,或者说是天上仙人下丹修行。

那么如此一来,苏轼也是大才于世,是不是也是仙人下凡呢?在这中秋佳节之时,睹月思及前尘往事,喝着酒问自己的修行什么时候才能有成(“一轮明月肩上挑”是为修行有成)。自己下凡这么久了,不知现在天上是什么时节了?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修真注解是这样的

天上宫阙

想要重新回到天上做仙人(我欲乘风归去),却又担心自己功行不够,出现意外(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思及此事,不禁失眠了,自己应该更加努力修真,不要让这成为憾事,只是什么时候能够修行到自己当年的境界呢?

人世间有生老病死,有悲欢离合,自然界的月亮也有阴晴圆缺,从古到今从来没有改变过,只是期待自己能够早日修行成功,使自己的金丹能够圆满无缺(金丹大成则内景功中那轮明月是不会有阴晴圆缺的, 是永远如十五的月亮那么的圆满)。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修真注解是这样的

一轮明月肩上挑

实际上我们看到好多佛家道家的仙佛画像,他们肩上都是有一轮明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肩挑日月,袖拢乾坤”,是功夫修行到一定阶段的表现。

这是修真中人对这词的理解,读者姑且当成逸事一观吧!

武当太乙铁松派14代传人

武当先天太极拳19代传人 凌霄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