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交了200份辭職報告、皇帝視而不見直 然後他直接怒了

古時候官員大臣想要回家贍養父母 告別朝廷的紛爭只有兩種方案、其一就是惹怒了皇帝一道聖旨下來, 罷免其官職、輕點的自己滾蛋走人,朝廷不可能給你任何補償,甚至路費都沒有 、重點的話可能搭上自己的小命,更嚴重的甚至會連累家族、其二就是主動提出離職、撰寫辭職報告交給皇帝審批、皇帝同意了你就可以走了,每個朝代對待這樣的官員待遇都不一樣或多或少的會給些補貼、確保後半生不愁吃穿、、對國家建設作出重大貢獻的大臣、皇帝還會舉行一個特別的告別儀式,我們經常說的衣錦還鄉大致就是如此

他交了200份辭職報告、皇帝視而不見直 然後他直接怒了

接下來我要說的這個大臣就非常有意思了、這件事情發生在明代、一個叫李廷機的內閣首輔大臣、當時已經年邁70 了,由於身體各方面都出現了不適、隨即多次向皇帝提出老臣想要回家安心養老、度過餘生、可皇帝就不搭理他、每次看到他的辭職報告就直接扔進了回收站、李廷機那個氣啊 、左想右想始終想不明白皇帝為何如此對自己,乾脆一不做二休、簡單收拾行囊、玩了一個不辭而別、在華夏曆史這麼任性的官員估計僅有此一人了

李廷機這個人從小就勤奮好學,家境貧寒並沒有讓他自暴自棄、反而更加激勵了他、在當時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官、只有進入了朝廷、才算正式的脫離貧窮、所以李廷機從小書不離手、就連做夢都在背誦古詩!

他交了200份辭職報告、皇帝視而不見直 然後他直接怒了

公元1570年、李廷機順利的考上進士、有趣的是李廷機在這次考試中是全國第一、皇帝本應該將狀元冊封與他、可是一旁的輔佐大臣卻說、還有一個同樣非常優秀的考生叫朱國祚、這個名字聽起來非常的吉利、是個好兆頭、 結果狀元的位置離李廷機擦肩而過、混到了一個榜眼!

雖然事後李廷機也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可他並沒有把負面的情緒帶到工作中去、皇帝派他到南京的一個縣城做縣官、在這期間李廷機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去,因為出生貧寒、所以李廷機非常明白窮人的難處,有時候經常把自己的工資拿出部分施捨給窮人、寧願自己勒緊腰帶過日子,也不願看到百姓受苦!所以在當地李廷機深受百姓愛戴、粉絲無數!

他交了200份辭職報告、皇帝視而不見直 然後他直接怒了

李廷機長年累月的辛勤的工作和他種種事蹟最後傳到了皇帝的口中、皇帝一聽大喜、我大明王朝正是用人的時候、難得有這樣的人才,隨機一道聖旨下去,就將李廷機調到了朝廷負責內閣的日常工作、李廷機本以為自己升官了是件好事才對、但是當他任職的第一天瞬間臉都綠了、這裡面很多崗位都是空的,皇帝也是經常不上早朝、李廷機有苦難言吶、沒辦法來都來了、那就努力做事唄、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 李廷機忙前忙後、忙裡忙外、每天休息的時間還不到4個小時!

他交了200份辭職報告、皇帝視而不見直 然後他直接怒了

幾年以後、李廷機經年過花甲、由於之前的工作讓皇帝非常滿意、隨即又將他提拔為內閣首輔、李廷機算是明白了,這個內閣首輔管轄的地方就更大了,而且最關鍵的人手實在太缺了、再加上自己實在老了,沒有年輕時候的幹勁、身體也跟不上了,一股辭職的衝動馬上就在腦海中跳了出來!

他交了200份辭職報告、皇帝視而不見直 然後他直接怒了

在家思索良久的李廷機終於下定決心寫了第一份辭職報告、但是奏摺交上去之後、皇帝一直沒有下文、剛開始李廷機覺得可能是皇帝太忙了、三宮六院忙前忙後的 、沒有時間搭理朝廷事物、可是隨後李廷機斷斷續續的一共寫了200多份奏摺依然沒有得到皇帝的任何回覆、這下可把李廷機惹怒了、他先讓妻子帶著家人回到了老家,隨後他賤賣了在京城的豪宅、把賣來的銀兩全部發給了貧窮的老百姓!

他交了200份辭職報告、皇帝視而不見直 然後他直接怒了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這個半步踏入棺材、身穿黑衣的老人騎著汗血寶馬永遠的離開了京城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按道理說在當時他這種行為是屬於欺君之罪、那是死罪、但皇帝不但沒有殺他,反而在他死之後封他為太保!如此任性的大臣、確實讓人哭笑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