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牆故事」找回丟失了十二年的親情

「高墙故事」找回丢失了十二年的亲情

面對親人

再窮兇極惡的人心中都藏著一絲愧疚

面對親人

再心如死灰的人都會流下悔恨的淚水

親情

就像迷茫中的一塊指路牌

為囚子指引前方的道路

丟失了十二年的親情

還能找回來嗎

湖西監獄民警告訴您答案

不羈輕狂 讓他丟掉了那份親情

「高墙故事」找回丢失了十二年的亲情

王某,現年53歲,十二年前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無期徒刑。他是一名“四進宮”罪犯,曾2次被勞教,有1次前科。他曾經也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和一份穩定的工作,但由於自己的多次犯罪經歷給家人帶來了極大的傷害,也成為了他與家人產生隔閡的主因。

十二年來,從“不願聯繫”到“失去聯繫”,王某與家人始終未曾謀面,成為了監獄裡的“三無”人員(無通訊、無會見、無匯款)。

親情教育 讓他重燃對家的渴望

在監獄“情滿湖西·大愛獄園”親情幫教及社會救助活動的影響下和監區“一封家書”“微內觀—感恩母親”等系列親情教育活動的感召下,王某向監區民警表達了想尋找家人的意願。

監區獲知這一信息後,立即進行了集體商議,一致認為這是打開王某心結的良機,如果真能找到他的家人,幫助他早日迴歸家庭,可以大大降低他將來刑釋後,因無身份、無親人、無依無靠,重新走上犯罪道路的幾率。監區立即將該情況向相關業務科室和監獄領導作了彙報,並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

千里奔波 為囚子找到回家的路

「高墙故事」找回丢失了十二年的亲情

5月初,經過精心準備,兩名監獄民警踏上了這次特殊的“尋親”之旅。十二年,斗轉星移,變化萬千,當年王某登記的家庭居住地早已拆遷,王某的家人也不知所蹤。

「高墙故事」找回丢失了十二年的亲情

抱著一絲希望,民警到拆遷後的社區尋訪,驚喜得知王某年近90的母親仍然健在。

在當地公安機關的大力協助下,監獄民警輾轉菏澤、泰安兩地,一天內奔波千餘里,經多方聯繫尋找,終於找到王某失聯十二年的親人。

民警在與王某家人的交談中得知,王某家人對其當年的種種表現仍然耿耿於懷,聊及往事,家人情緒還十分激動。見到這種情形,兩名民警對王某家人進行了耐心勸說和溝通,向其家人介紹了王某的改造情況,訴說了他對家人和親情的渴望,並給王某家人播放了王某表達問候和祝福的視頻短片。

「高墙故事」找回丢失了十二年的亲情

民警的誠心打動了王某的家人,在對王某愛恨交加的情緒中,王某家人稍稍放下了心中的芥蒂,並同意不久後來獄進行會見。

一次“特殊”的會見 讓他們前嫌盡釋

「高墙故事」找回丢失了十二年的亲情

1

2

「高墙故事」找回丢失了十二年的亲情

2

3

「高墙故事」找回丢失了十二年的亲情

親情,雖然久違了12年,但沒有缺席。5月底,經過監獄民警的不懈努力,一場特殊的“會見”在湖西監獄接見室內感人呈現。

當王某步入會見室,見到自己多年未見的親人時,王某和他的家人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雖然王某母親仍然在責怪王某當年不聽話,最終鑄成大錯,但言語中更多的是對兒子現在的關切。現場民警在旁積極勸解,正面引導,橫亙在母子間12年的堅冰慢慢消融。

會見結束,王某家人一再感謝監獄對王某的教育和挽救,讓他改掉了過去的惡習,學會了一技之長。王某也表示今後要積極改造,爭取早日回到母親和家人身邊,努力彌補這麼多年都未盡到的孝心。

「高墙故事」找回丢失了十二年的亲情

此次“千里尋親”

是湖西監獄

開展親情幫教工作的一個縮影

自去年4月份湖西監獄成立以來

始終堅持

“懲罰與改造相結合

以改造人為宗旨”

的監獄工作方針

在創新性推行榮譽積分考核制度

強化監管的同時

以“孝賢”“誠信”文化為核心

積極推動文化育人工程

以德省人 以文化人

努力把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

努力創建安全文明現代化監獄

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長治久安

貢獻力量

「高墙故事」找回丢失了十二年的亲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