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非洲之王”折戟A股 1.3亿销量的传音手机为何墙外香?

“在非洲手机市场通吃的神秘中企意外折戟A股。”

神秘“非洲之王”折戟A股 1.3亿销量的传音手机为何墙外香?

一家在非洲打下一片天地的国产手机厂商——传音控股,曾试图用借壳的方法登陆A股,但惨遭折戟。

6月13日,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界泵业)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停牌至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决议期间,公司与交易对方反复沟通与磋商,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方案的重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公司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重组事项。

公告显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拟置入资产为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传音控股”)不低于51%的股份,传音控股的控股股东为深圳市传音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竺兆江。

对此,时间财经就本次重组事项终止具体原因,是否会寻找下一个标的等问题联系传音控股,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新界泵业在今日召开的投资者说明会上称:公司积极推进重大重组事件,并组织独立财务顾问、审计评估,并与标的公司反腐磋商,但最终未就交易方案的重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因此终止此次重组。同时,其还表示未来两个月之内不会再出现重大重组事件。

这意味着,非洲市场的“手机一哥”传音控股登陆A股计划破灭。

曲线借壳戛然而止

此前的3月1日,新界泵业曾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经过财物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的方法,收购传音控股操控权。收购若完结,传音控股或正式登陆A股。

为保证此次借壳顺利完结,传音控股很早就开始资本运作。据天眼查股东变更信息显示,从2017年6月份开始其先后引进多个新投资者。新引进股东中,既包括具有国家大基金、紫光集团参股背景的资本方,也有网易这样的互联网企业。目前,传音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6.73%,是传音控股的第一大股东。

神秘“非洲之王”折戟A股 1.3亿销量的传音手机为何墙外香?

从传音控股选中的“壳”——新界泵业来看,其主营业务与传音控股并未有相关性。新界泵业主营各类泵及操控设备,业务单一。从其2017年年报来看,营业收入增长缓慢,且公司收入和盈利的增长,均有赖于子公司股权获得的投资收益。截至重组停牌前,新界泵业市值为31.43亿元,每股6.1元。

部分业内人士对时间财经表示,壳资源的好坏直接影响上市成功与否,而评测一个壳资源的优劣,业内通常选择市值低、股权简单及业绩不好不坏这三个重要指标来衡量。“目前来看,这可能是当时传音控股选择新界泵业的主要原因。”

据相关媒体报道,新界泵业并非传音控股选中的首个“壳”公司。此前,曾传出将借壳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波导),两边代表曾进行过洽谈,不过无疾而终。

据悉,选择波导的理由是传音控股的创始人、董事长竺兆江正是来自波导,其曾在波导干了近10年,一向担任波导的销售业务。有消息称,在此次与新界泵业的买卖中,竺兆江将促进传音控股的股东对传音控股2018年-2020 年的成绩作出许诺。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当下手机行业的市场环境每况愈下,再加上传音控股近几年一直在扩张除非洲以外的国际市场,这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从小米、努比亚连续寻求上市融资来看,尽管A股的审阅条件很苛刻,但借壳对传音控股这样的企业来说,既是一个好办法也是一个笨办法。

非洲“封王”遭遇天花板

传音控股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并不熟知,甚至有点陌生,但在非洲却有着“非洲之王”的称号。

神秘“非洲之王”折戟A股 1.3亿销量的传音手机为何墙外香?

据其官方资料显示,传音控股成立于2013年8月,主营电信产品研发等业务。公司分别在上海、深圳、北京设立了自主研发中心,并在尼日利亚、卢旺达、沙特阿拉伯、法国等地都设立了办事处,在非洲当地,传音控股有4000多名职工。

目前,其旗下具有TECNO、itel、Infinix、Spice四个手机品牌。同时还拥有一个手机配件品牌Oraimo、家电品牌Syinix、照明品牌iFLUX及一个售后服务品牌Carlcare。其中TECNO及itel因为价格低廉最畅销,被评为最受非洲消费者喜爱品牌。而Infinix、Spice主要是智能机,尽管价格偏高,但却为传音带来最多营收。

据IDC数据显示,2017年传音手机在全球销售了将近1.3亿部手机。其旗下各品牌手机在非洲的市场份额达到45.9%,超越三星、苹果等品牌。此前,数据机构IHS Technology中国研究总监王阳曾表示,传音控股所销售的手机中,占主要数量的是功能机,达9000万台,智能机占3500万台。这使得其成为全球第四大手机厂商,全球第一大的功能手机厂商。

可以说,传音控股之所以成功主要是由于在非洲占据主要优势,且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这一情况正在改变。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表示,“传音在非洲市场取得45.9%的市场份额,实际上是已经达到了天花板,一定会被其他品牌侵蚀。再加上非洲离中国太远,究竟传音手机销售情况如何?效益、利润、毛利率等都不得而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其业绩都有可能存在水分。”互联网分析师葛磊对时间财经说。

据相关媒体报道,传音手机价格区间最低仅需几十块人民币,最高也不过1000元,因此,传音产品的毛利并不高。传音控股创始人竺兆江表示,传音手机的售价较低,公司的利润率低于竞争对手。因此,如果按销售额计算,传音控股只是第13大手机制造商。

值得注意的是,传音手机在非洲市场的增长势头已经遭遇危机。随着华为、三星等手机厂商加大对非洲市场的开发,传音手机的市场份额逐渐遭到蚕食。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传音旗下的手机品牌Tecno、iTel和Infinix以38%的市场总份额,依旧蝉联非洲销售冠军。但三星也在追赶,销售额同比增长42%,占据非洲市场23%的份额。而在非洲主打中高端品牌的华为,也开始销售100美元至200美元的低端智能手机。

为了突破瓶颈,传音控股也在积极发展海外新兴市场。据其官网显示,传音控股进军印尼市场,仅用一年时间就获得了年度最佳新兴品牌。随后,传音控股又开始发力印度市场,并在印度建厂。目前,其还在开拓孟加拉及尼泊尔市场。

智能机市场遭遇挫折

不得不说的是,传音控股目前的出货当中,功能机仍占据较大比例,且主战场也仅限于非洲市场。虽然传音控股也在力推智能手机,去年其智能手机出货占比也已超过了29%。

但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开始停止增长,并出现了下滑。在此大背景下,传音的未来多少令人感到不安。据IDC的一份新报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17年下滑0.3个百分点之后,可能在2018年继续下滑,直到2019年才可能有所恢复。

神秘“非洲之王”折戟A股 1.3亿销量的传音手机为何墙外香?

另外,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的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年度出货量在2017年首次出现下滑,而且没有再次增长的迹象。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4%,约为4.59亿部。尤其是第四季度出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仅为1.13亿部。

这对正在转型智能机市场,并开拓非洲以外的传音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促使本土手机品牌放眼海外,许多公司转向印度,在那里他们击败了本土竞争对手。在印尼等新兴市场,出货量也在大幅增长。尤其是小米,第四季度在印度击败了三星,并进入西班牙、墨西哥、俄罗斯和非洲部分地区。

可以说,全球智能手机将进入一片红海市场,品牌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诚然,非洲市场对于智能机来说仍有较大成长空间,但对于传音来说这是一个此消彼涨的局面。因此,传音控股想要在惨烈的智能机市场竞争中存活,势必要拥抱资本。

从小米、努比亚争相上市可以看出,没有资本的加持,就难以实现对外扩张。互联网分析师葛磊对时间财经表示,此次重组失败对传音控股来说影响太大,“应该不会再采取借壳上市这种方式了。” (北京时间财经 罗小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