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的人都有些什麼法定節假日?

春節過完了,我們的法定7天假期餘額也歸零了。說起這個節假日,我們現在有大大小小的節假日,那麼古代是否也有法定的節假日呢?它們是在哪個節日可以放假,又是放多少天的呢?下面就來聊聊古代各朝法定節假日那些事。

由於目前尚缺文獻記錄,對於先秦時代的官方例行假日難以考證。而從漢代開始就有了明朗的法定傳統假期。


漢代的夏至和冬至是法定節假日。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祀以祈求災消年豐。《周禮.春官》周代夏至祭神,意思是為了消除疫病、荒年、飢餓和死亡。漢代對於冬至甚為重視,《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後漢書》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在漢代這兩個節日必須放假,至於在這兩個節日裡放幾天和什麼時候放都沒有明確的歷史記載。

古時的人都有些什麼法定節假日?

【唐】

唐代春節,冬至各七天;寒食、清明合二為一,共四天;中秋、夏至、臘八各三天;正月初七、正月十五、正月最後一日、春社、秋社、二月初八、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初五、三伏、七月初七、七月十五、九月初九、十月初一、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各一天;學生田假,15日,授衣假,15日。

古時的人都有些什麼法定節假日?

【宋】

宋代的法定傳統節日假期數量簡直是要吊打其他朝代,其中元日(春節)、元宵節、寒食節、天慶節、冬至5個大節是"黃金週",各休假7天,合計35天;天聖節、夏至、先天節、中元節、下元節、降聖節、臘日7個節日是"小長假",各休3天,合計21天;立春、人日、中和節、春分、春社、清明、上巳節、天祺節,立夏、端午節、天貺節、初伏、中伏、立秋、七夕節、末伏、秋社、秋分、授衣節、重陽節、立冬21個節日各休假1天,合計21天; 宋朝還有一個特殊規定,各級官署,每年十二月二十日"封印"停止公務,公務人員回家過年省親,要到次年正月二十日才返回衙門"開印"辦公。當時還有帝后薨逝的忌日假,大忌15天,小忌4天。

古時的人都有些什麼法定節假日?

【明】

明朝遇上了朱元璋這個工作狂皇帝,假期就少多了,一年休息三天,分別是春節、冬至和朱元璋本人的生日。朱元璋死後假期逐漸增多,月假是3天,加上元旦、元宵、中元、冬至等節日可放假18天。

古時的人都有些什麼法定節假日?

【清】

清代承襲明制,有所調整,但更加讓官員心塞的是清代索性將元旦、元宵和冬至這三個節假日放在一起休,每年年末的十二月十九到二十二至新一年的正月十九到二十二為假期,這段時間稱為"封印"。至於是十九到二十二之間哪一天開始放假,哪一天開始上班,每個年份不同,由欽天監算出吉日,除此之外不再設其他假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