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4月底,央视摄制组来莆田,拍摄 “五日节”习俗。就在昨天,节目在央视七套农广天地特别节目《别样端午》中播出。

该期节目前往福建、山西、浙江三个地方,带大家感受极具地域特色的别样端午。

第一站来到莆田

央视七套农广天地

端午特别节目《别样端午》

用了近25分钟时长介绍了莆田的“五日节”端午习俗

五月五,过端午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龙船。”正像这首承载莆仙人端午记忆的童谣所唱的,端午节莆田市民要热热闹闹地连过5天。莆田民俗专家称,端午节在莆仙民间是一个大节,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皆有过节,兴化方言称为“五日节”,与宋朝宫廷中庆贺五日节会相似,是全国端午持续时间最长的,且天天都有民俗活动,过节特色也是全国独一。

那么你知道,端午节莆仙都有哪些习俗吗?

一起来涨姿势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初一糕——按照习俗,端午节首日莆田人吃米糕过节。一屉屉雪白色的米糕,冒着腾腾热气。在当地这样的米糕也被称为碗糕或花糕。米糕只是莆田米糕中的一种,还有一种叫枫亭糕。枫亭糕是用糯米粉、麦牙糖、芝麻粉、花生、蜜饯做成,细嫩香甜,入口而化,米糕对莆田人来说是一种节日食物,也是一种家乡的味道。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初二粽——吃粽子是莆田端午节的传统习惯,既有祭祀龙神的含义,又有凭吊屈原的内容。还寄托了百姓求子,中得功名,光宗耀祖的愿望。莆田有一种传统的特殊包粽子方法,你们看要包成这样。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初三螺———在农历五月初三这一天,湄洲岛的岸边也聚集了很多人寻找一种传统美食:苦瓜。苦瓜也叫苦螺,学名疣荔枝螺。苦螺肉质丰腴细腻,先苦后甘,莆田人端午吃苦螺除了品尝鲜美的味道,还寓意着人们的生活苦尽甘来,日子越来越好。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初四艾——农历五月初四清早,莆田家家户户都会在门、窗上插艾草,以示避邪,保平安。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初五爬龙船——爬龙船其实就是划龙船,农历五月初五爬龙船是莆田端午节的压轴活动。在爬龙船之前还有很多端午习俗。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在莆田,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中午,每人要吃一碗配料丰盛的面条。面里有一种独特的配料,当地人叫海蜈蚣。

海蜈蚣学名沙蚕,外形很像蜈蚣。海蜈蚣味道鲜美,卤面配上海蜈蚣等配料,这是海边劳作的村民端午节中午最美味的午餐。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吃过面,还要煮午时蛋,用煮蛋的水给孩子洗澡,可以防疫送瘟,在仙游,有端午挂“虎蛋”的传统习俗。

将 “虎蛋”挂在孩子胸前,祈求平安。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最后爬龙船活动登场,是莆田上千年的传统习俗。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莆田又又又又上央视了!这样的端午节!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