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2018年6月9日是我國第二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了宣傳安順匠人對鄉土文化的堅守,增加公眾對安順文化遺產的重視及保護意識,弘揚匠心精神,守住鄉愁技藝,彰顯文化遺產的社會作用與功能,安順市西秀區人民政府,安順市文廣新局,安順市文聯,西秀區文體廣電旅遊局於2018年6月9日在苗嶺屯堡古鎮舉辦“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

“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活動期間既有匠人活動現場展示及互動如竹具編織展示、銀匠製作展示、土布紡織、刺繡展示、鳳陽漢裝製作展示、安順石雕展示、土陶藝展示、地戲面具雕刻展示、草鞋編織展示、蠟染繪畫展示、蘆笙製作展示等還有現場互動活動,如現場手工藝品製作體驗、推石磨體驗、屯堡花粑粑製作體驗、參觀老物件及猜中有獎活動和換裝穿越活動。

“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蘆笙,是少數民族特別喜愛的一種古老樂器之一,逢年過節,他們都要舉行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蘆笙會,吹起蘆笙跳起舞,慶祝自己的民族節日。蘆笙,是安順苗族的主要樂器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符號和象徵,是表達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紐帶,是苗族人民奮進向上的精神支柱。

“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安順地戲臉子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麵貌,是別的藝術形式所不能代替的。安順一堂地戲裡面,臉子(臉譜)一般有幾十面,多的超過一百面。

“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鳳陽漢裝是屯堡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符號,六百年的風霜雨打改變不了屯堡人對服飾的“虔誠”,直到今天,屯堡婦女們仍保留著明代漢族婦女們的穿著習慣。

“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在安順草鞋的編織材料各種各樣,有稻草,有麥秸,玉米秸等。安順的糯米草芯和麻編織的草鞋,樣式獨特、美觀、耐磨、實用。

“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安順土陶與老安順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土陶有罐、缸、壇等,以其獨特的造型和別具一格的紋飾流傳至今,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安順土陶泥巴粘性好,粗土、糯土、砂土在攪拌中綿、軟、稠、韌,其製作崇尚自然、返璞歸真。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及對綠色環保、健康生活的追求,吸引了人們對安順土陶的關注。

“文遺傳承,守憶匠心”2018安順民俗傳統技藝活動開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