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师应避免沦为“复读机”

2017年暑期,在一次百人规模的中学英语教师培训中,约三分之一的教师将自己的教师角色定位为“复读机”。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认识水平较低或学习习惯不良等,客观上迫使教师“复读”;二是教师的责任心和忧患意识使然,唯恐学生听不懂、记不住,主观上选择“复读”。如果教师要扭转角色错位的局面,摆脱教学困境,成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领路人”,就要充分认识并纠正这种机械重复性教学行为所凸显的教育认知错误,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模式,树立正确的外语学习观。

首先,教师们之所以“复读”某些内容,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内容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只有这些教学内容的价值也被学生在情感层面和认知层面所接受,才能引起其大脑内部知识体系的变化。教师不能只关注让学生“学什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为什么学”。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相结合,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否则教师越重复,学生越充耳不闻。

其次,教学内容必须是可理解性输入。例如,很多英语教师在讲授定语从句时,反复强调“关系代词代替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宾语、表语和定语;关系副词代替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作状语”。但是很多学生的语言图式中并没有词性、句子成分、主句从句的概念,也不会识别先行词,那么即便他们能将教师“复读”的内容倒背如流,仍然无法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定语从句。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语言输入质量,才能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和技能产出。

最后,语言课堂不能只有教师的单向信息传递,还要有师生的双向互动和意义协商。教师要适时提问、反馈、示范、启发,或创设情境引导生生互动,给予学生主动思考与积极参与的机会。另外,语言是心理现象,学习者将输入有选择地整合并不断输出,逐步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语言也是社会现象,学习者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获得知识,转化为个人头脑活动的材料。因此,教师要减少输入层面低水平重复,引导学生对语言形式进行深入细致加工,建立持久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