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為丙肝等疾病制訂首份基本診斷檢測清單

WHO為丙肝等疾病制訂首份基本診斷檢測清單

古今中外,治病都講究對症下藥,而要想對症下藥,準確找到病症是前提,因此診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份基本診斷檢測清單出爐

以丙肝為例,人們之所以稱丙肝為沉默的殺手,就是因為丙肝的隱匿性很高,有些丙肝患者可能在患病後20年內不發生任何症狀,容易讓人忽略,因此丙肝具有高漏診率、低診斷率等特點。

為此,上個月,世衛組織發佈了首份基本診斷方法清單,這是一份診斷最常見疾病以及一些全球重點疾病所需的檢測方法目錄。

該清單主要涉及體外檢測,即檢測血液和尿液等人體標本。它包含113種產品,其中列明的58種檢測可用於發現和診斷各種常見病症,為病人篩查和管理提供一攬子基本檢測服務。其餘55項檢測旨在發現、診斷和監測艾滋病毒、結核病、瘧疾、乙肝和丙肝、人乳頭瘤病毒和梅毒等“重點”疾病。

一些檢測方法尤其適用於初級衛生保健機構。另有一些檢測則較為複雜,因此適用於大型醫療機構。

基本診斷方法清單對每類檢測法均列明瞭檢測類型和既定用途、方式以及是否適用於初級衛生保健機構或具有實驗室的大型醫療機構。

WHO為丙肝等疾病制訂首份基本診斷檢測清單

丙肝基本診斷方法

WHO為丙肝等疾病制訂首份基本診斷檢測清單

在做丙肝診斷檢測時,對於初級衛生保健機構,這份清單建議,針對丙肝病毒抗體進行檢測。

WHO為丙肝等疾病制訂首份基本診斷檢測清單

對於有臨床實驗室的大型醫療機構,這份清單建議,有針對性地進行丙肝病毒抗體、丙肝病毒抗體和丙肝病毒核心抗原、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或丙肝病毒核糖核酸進行檢測。

世衛組織此前發佈的材料曾建議,分兩步對丙肝病毒感染作出診斷:利用血清學檢測來篩查抗丙肝病毒抗體,這可確定已經受到病毒感染的人員;當對抗丙肝病毒抗體的檢測呈陽性反應時,就需要對丙肝病毒核糖核酸進行核酸檢測,以確定是否存在慢性丙肝病毒感染。

當得到慢性丙肝感染診斷後,感染者應當接受肝臟受損程度評估(纖維化和硬化)。這可通過肝臟活檢或者多種非創傷性檢測方法來評估。

一旦診斷出患有丙肝,不必驚慌,因為現在丙肝已經完全可以治癒了,這要歸功於一系列直接抗病毒藥物的問世。

臨床研究表明,“吉三代”丙通沙對基因2型丙肝患者的治癒率高達99%,對基因3型丙肝患者的治癒率高達95%。

此外,丙通沙對基因1型、基因4型、基因5型和基因6型丙肝患者的治癒率也很高,整體治癒率在97-100%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