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 京交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以“人文耀州·牵手世界”为主题,红色文化、药王养生文化、耀瓷文化、书画文化、金色文化、民俗文化六大版块共同亮相展区,全面把握文化创意服务和贸易交流契机,展示了特色文化产业,打开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大门。

中放文化董事长黄茜应邀参观非遗展览,并现场采访了耀州区省级纳纱绣非遗传承人王丽丽,耀州区第一、二届民间名艺人、泥塑技艺传承人杨小平,耀州民间剪纸名艺人焦雪妮,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耀州区第二届民间名艺人梁亚萍,耀州区第一届民间名艺人,耀州面塑技艺传承人崔佰来等艺术家。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中放文化董事长黄茜与艺术家现场合影留念▲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中放文化董事长黄茜现场观摩刺绣作品制作▲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耀州区纳纱绣代表性传承人王丽丽接受爱艺起采访

大家好,我是来自陕西省铜川耀州区。我这个绣种是陕西秦绣,很荣幸能参加本次京交会的首次非遗专场。这是很难得的一次让我们展示耀州地域文化的机会。

我们陕西秦绣也是现代秦绣,它是70年代刺绣厂老艺术家们在“纳纱绣”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被称之为“现代秦绣”。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王丽丽作品▲

王丽丽讲解秦绣的针法特点

有朋友问我“秦绣”的针法有多少种?

我回答他们说:如同“万花筒”,因为略有变化就会有新的针法出现。对不同的作品,我们会使用不同的针法来装饰。

我们秦绣现在被称之为陕西的代表绣种,它有如下特点:

首先,刺绣底料是选取的半透明、网状材料,像是以前筛面的筛布,所以其有别名叫“穿罗绣”也叫“纳纱绣”。

其次,秦绣的立体感特别强,是一根线绣制过来的,通过左斜、右斜和横针,绣制了三个方向,展现出不同的色感,表现出的空间感、立体性很强。

作品脸部的针法是采用的“格绣”,加之全身的单侧针、双侧针、小燕纹、大燕纹等,这一幅作品仅针法就有二三十种运用。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王丽丽作品▲

王丽丽提及为保护和传承秦绣所作出的努力

现在从事手工技艺,特别是刺绣的人员不多,我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宣传,然后带领更多的人发展我们的手工技艺,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我们现在主要在做秦绣的研究和传承。我这一代人从文化单位接触了很多民间艺人,他们手中都有各自的绝技,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人老人走,技艺也逐渐消失,我感到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

我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年一直都在做秦绣的研究和探索。近几年我想在秦绣的传承和发展上做一些事情,比如:进校园、到乡镇等进行秦绣和其他艺术的培训。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耀州区民间剪纸艺人焦雪妮接受爱艺起采访

大家好,我是来自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剪纸艺人焦雪妮,我自幼喜欢民间手工艺等传统文化,对剪纸、刺绣、面塑这些民俗技艺都有涉及,我的刺绣作品也曾获得过全省的三等奖。

我现在主要做剪纸艺术,想把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焦雪妮作品▲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焦雪妮作品▲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焦雪妮作品▲

焦雪妮介绍自己的剪纸作品和吉祥寓意

我这幅作品,就是用分色材料剪出来的衬色作品《套色十二生肖》,作品里有“老鼠南瓜”,“虎踩蛇”寓意年年发;小兔子和白菜的组合寓意着“玉兔摆财”;马背上有个小猴子的作品代表着“马上封侯”;羊和蝙蝠组合在一起的图案表示“羊年有福”,也可以寓意为“福在眼前”;猴妈妈背上有只小猴子代表着“辈辈封侯”;大公鸡和鸡冠花组合在一起寓意着“官上加官”;猪背上驮着元宝寓意着“金猪送宝”;

这一幅大红色作品《农家致富图》主要是以农家题材为核心,图一为农家妇女在小院里养着一头小猪,小孩儿在喂鸡,一家人养猪养鸡致富;下面图二是剪出了党的政策:“党建引领文化”,新农村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建设家园盖起了小别墅;图三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种植果树,有些是用套的土袋子“压枝”,还有修建果树枝条等农活,起到科技致富、文化下乡的作用。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铜川市市级面塑代表性传人崔佰来接受爱艺起采访

我这个作品是用“发面”制作的,狮子寓意着喜庆,还有御宅辟恶、吉祥如意的意义。我们老百姓在庆典活动时喜欢舞龙耍狮子,所以我经常把民间表达喜庆的元素用在作品里面,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崔佰来作品▲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崔佰来作品▲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崔佰来作品▲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崔佰来作品▲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耀州区泥塑代表性传承人杨小平接受爱艺起采访

爱艺起:

杨老师能请您介绍一下这件作品吗?

杨小平:

这件作品表现的是陕西八大怪之一的“碗盆分不开”,表达咱们陕西人喜欢吃面食,而且喜欢端着大盆盆吃面。

这件泥塑作品是用“红枣泥”,我们当地的一种红色粘土制成,这种土的特点是易塑、粘性好,适合做泥人。完成一件这样的泥塑作品要一天的时间。我学过画画,做泥人是我小时候受到爷爷的启发。我爷爷会做泥人,我是在他技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变。

爱艺起:

这次您带来的作品都可以卖吗?

杨小平:

都可以,这一次带出来的作品都可以出售的。

爱艺起:

希望杨老师到北京来载誉而归。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杨小平作品▲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杨小平作品▲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艺术大师梁亚萍接受爱艺起采访

梁亚萍欢迎大家去耀州窑近距离体验制瓷工艺

我是耀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梁亚萍,很高兴能参加第五届京交会。这次我带来了我们耀州窑的陶瓷作品,也想让更多人能了解、去喜欢耀州瓷,欢迎大家到我们陕西耀州窑去参观旅游。

全国各地的陶瓷种类很多,各有特点,我们耀州瓷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耀州青瓷主要的特点就是“工艺刻花”,希望大家到我们耀州窑近距离体验一下制瓷的工艺,欢迎大家去耀州!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梁亚萍作品▲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梁亚萍作品▲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铜川市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宋小虎接受爱艺起采访

我是耀州窑的宋小虎,致力于窑变瓷研究和制作。我们从事窑变瓷的研究和开发,从过去的黑釉窑变,研究出了白天目和狼牙红系列六十多种产品,我们现在主要是在做高端产品。

我们的窑变盏,这个是鸡兔毫盏,它的釉色特别丰富,光彩迷人,随着角度和光线的变化,能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色彩,特别是用来喝茶时会非常漂亮。

希望大家能喜欢耀州瓷,欢迎大家到耀州来看我们的作品。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宋小虎作品▲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宋小虎作品▲

陕西耀州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第五届京交会

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李境接受爱艺起采访

我来自陕西耀州,欢迎大家来看耀州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