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家姓|任氏

中國百家姓|任氏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自黃帝。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等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因黃帝造車,任姓自稱軒轅氏、人皇、皇族,又因奚仲造車,尊稱奚仲為“皇祖”。西周初期,有謝氏、章氏、薛氏、舒氏、呂氏、祝氏、終氏、泉氏、畢氏、過氏這十個姓氏,都是任氏後裔的封國,是由任氏分支出來的。

源流二

源於風姓,太皞,伏羲氏。任姓乃太暤之後,出自太皞(伏羲)之後裔的封地任國(即任城),屬於以國名為氏。任姓專門負責祭祀太皞和濟水,精通伏羲八卦,天文曆法、河流祭祀,擅長琴瑟。春秋戰國時,弱小的任國先後遊刃於魯、宋、齊等大諸侯國,直至戰國末期的七雄之間依然頑強地存在。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方廢黜了任國而置任城縣。

源流三

源自帝俊。帝俊娶妻有羲和,常羲,娥皇等三人,帝俊生子,其中就有任姓。帝俊的兒子禺號,賜姓為任。禺號-淫梁-番禺-奚仲-吉光,皆任姓。禺號-儋耳-無骨-無繼-無腸,皆任姓。

源流四

源於天干第九位“壬”。遠古部落聯盟時期,炎黃先祖,登泰山祈禱,天乃降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神州依據天意,兩兩而合,命名五大宗族,並鑄十鼎,永銘天德。其中,皇族標記“丁壬”。自稱規矩皇族、人皇、軒轅(因皇族是造車的,皇祖奚仲為夏車正),規矩或車是皇族任氏象徵圖騰。皇族發明了車,為紀念皇族功德,將壬丁合文,又創造了新字“車”,由此,軒轅皇族,名震華夏。壬所生的人,將壬加人,自稱“任”。

源流五

源於官位,出自商、周初期官吏壬,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壬,即西周初期六卿之一的的地官之長,就是後世的大司徒,後加“亻”偏旁俗稱任。在典籍《周禮·地官》中記載:“任,即壬,大司徒之職,以鄉三物,敎萬民而賓興之。”在大司徒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其先祖的官職古稱為姓氏者,稱任氏。

源流六

源於滿族、契丹族、巴民族、党項族等少數民族漢化改姓為氏。

得姓始祖 禺陽

中國百家姓|任氏

禺陽是黃帝與四妃母嫫所生的兒子,他的身上流淌著黃帝的血液,是黃帝的嫡親血脈後裔。黃帝給自己的兒子賜姓,賜少子禺陽為任姓,這樣禺陽就是任氏家族的最早受姓始祖。受封於任地,並在當地建立起任國。他的子孫後代就以國名作為姓氏,從此,中華大地上便有了一個任姓家族。

在當時,受封或受姓者都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禺陽受封或受姓的條件首先是具備了“德”。禺陽在受封或受姓之前,就已經是黃帝治下的部落首領,並且在當時特定的環境與地域內已經創出了事業,做出了成績。雖然史書關於禺陽的記載並不見多,但從他受封或受姓的事實可以推斷,禺陽對當時的社會已經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建立了非凡的功勳。

中國百家姓|任氏

郡望

主要有東安郡,治所在今浙江富春縣。

中國百家姓|任氏

堂號

水薤堂、九真堂、玉知堂、敘倫堂、吏部堂等。

任氏名人

任不齊

中國百家姓|任氏

任不齊(前545-前468),字子選,漢族,春秋戰國時楚國(今湖北)人。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之一,排名第十七位,被唐朝皇帝追封為任城伯,宋朝天子加封為當陽侯。

著有《任子遺書》十二篇:《三才》、《為學》、《忠孝》、《言行》、《治道》、《進賢》、《刑賞》、《禮教》、《樂訓》、《燕居》、《問答》(上、下篇)。

任仁發

中國百家姓|任氏

任仁發(1254—1327)字子明,一字子垚,號月山,青浦(今屬上海市)人。元代畫家、水利家,書學李北海,畫學李公麟。擅長人物畫,所畫人物筆墨蒼潤,生動傳神。

傳世作品有:至元十七年(1280)作《出圉圖》卷,《二馬圖》卷,《張果見明皇圖》卷,藏故宮博物院;《秋水鳧鷖圖》軸,藏上海博物館;《飲中八仙圖》《貢馬圖》《橫琴高士圖》《秋林詩友圖》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神駿圖》《三駿圖》《九馬圖》在美國;《飼馬圖》在英國;《文會圖》《牽馬圖》等在日本。著有《浙西水利議答錄》十卷。《書史會要》、《書畫史》、《六研齋隨筆》、《黃渡鎮志》、《海上墨林》、《練水畫徵錄》。

任薰

中國百家姓|任氏

任薰(1835—1893),清代畫家。字舜琴、阜長,籍貫蕭山人,“海上畫派”代表人物之一,與兄任熊、侄任預、族侄任頤被後人合稱“海上四任”。善畫人物、山水、花卉、禽鳥。亦長於園林設計。其人物畫取法陳洪綬及任熊,神態肅穆,面部誇張,鬚髯細密,衣紋飄逸。然奇軀偉貌,別出匠心,尤其晚年大作,運筆有如行草,氣勢沉雄。花鳥畫則工寫兼善,取景佈局,富有奇趣。作品有《松菊錦雞圖軸》、《花鳥圖軸》等。

任光

中國百家姓|任氏

任光(1900-1941),中國作曲家,曾用筆名前發。出生於浙江省嵊州市(城關鎮)。任光是把《義勇軍進行曲》介紹到國外的第一人。1937年7月任光在法國進修期間,擔任了法國左翼文化組織“民眾文化協會”委員,他組織了巴黎華僑合唱團,首次教唱《義勇軍進行曲》,並多次在法國為救濟國內難民舉行募捐公演。

他的《漁光曲》、《大地進行曲》、《王老五》、 《新蓮花落》, 特別是1936年創作的《打回老家去》等作品,反映了貧苦民眾的真實情感,表現了革命群眾豪壯堅毅的性格,創作風格進一步民眾化、大眾化。

任弼時

中國百家姓|任氏

任弼時(1904年4月30日—1950年10月27日),原名任培國,湖南汨羅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組織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中共第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葉劍英同志非常中肯和準確地評價說:“他是我們黨的駱駝,中國人民的駱駝,擔負著沉重的擔子,走著漫長的艱苦的道路,沒有休息,沒有享受,沒有個人的任何計較。他是傑出的共產主義者,是我們黨最好的黨員,是我們的模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