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GL:宽松的目的并非贬值,日本央行的长期宽松究竟为何?

WGL:宽松的目的并非贬值,日本央行的长期宽松究竟为何?

最近一段时间,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的主要央行都在试图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持续影响,美联储稳步加息,欧洲央行表示年底将结束QE,英国央行释放鹰派信号,市场分析即将加息的可能性很大,在全球紧缩的大潮当中,日本似乎“掉队”了。

日本6月14-15日的议息会议之后,决定继续保持强力的宽松政策,在6月25日,也就是昨天,日本央行公布了6月14-15日的政策会议审议委员的意见摘要,对此进行了进一步解答,表示央行目前距离2%的通胀率目标还很远,应当继续保持强力宽松,在当前的政策框架下耐心地保持强力宽松是适当的行为。

对于此次与美国背道而驰的政策决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日本央行宽松措施并非意图让日元贬值,希望在日本央行政策的原因方面获得美国谅解。

【日本央行】

日本的中央银行是日本银行,Bank of Japan,在日本一般被简称为日银。日本银行的代表者是该行的总裁,现任总裁,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央行行长,

是2013年3月20日上任的黑田东彦。

根据日本的银行法,日本银行是独立于日本政府运作的法人,类似于股份公司。资本金为1亿日元,其中5,500万日元由日本政府出资。相当于股票的“出资证券”已在日本JASDAQ市场上市(东证JQ:8301)。与一般股票不同的是,没有股东大会和决议权,分红也限制在“5%”以内。

【日本央行利率决议】

日本央行每年会召开8次议息会议,分别是在1月23日,3月9日,4月27日,6月15日,7月31日,9月19日,10月31日和12月20日,并会在10天之后公布一份意见摘要。

下面是日本央行利率决议、行长新闻发布会以及会议纪要的发布规则:

1、日本央行每年召开8次为期2天的议息会议(2016年前一年有12次),并于会议结束当日公布利率决议,央行行长通常会在决议公布的当天北京时间14:30举行新闻发布会。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会随着利率决议公布经济展望。

2、利率决议公布时间为北京时间11:00左右,时间一般不固定,通常在出现意见分歧或者重大政策变动时汇推迟公布,程度与推延时间成正比。

3、利率决议公布后10天左右会在北京时间07:50公布一份简式的政策委员会委员们的意见摘要。

4、会议纪要在7周左右之后,北京时间07:50公布。

【两次放弃宽松的尝试】

日元是我们外汇交易当中,众所周知的低息货币,是全球套息交易的“主力战队”,这与日本长期实施的货币宽松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日本的货币宽松始于一段“虚假的繁荣”,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有一段强劲的增长时期,1980-1990这十年里,日本实际GDP年平均增长率达4.4%,除了1986年因油价暴跌导致的通胀波动外,10年平均通胀率约为2.6%,经济前景看起来一片光明。

然而,1990年,经济泡沫破裂了,日本的实际GDP增长和通胀率都大幅度下降。1992-2001年间,实际GDP年平均增长率跌至0.8%,日本经济陷入了长久的萧条,日本央行为了对抗通缩开始了漫长的货币宽松政策。

在随后的几年里面,日本先后经历了引进罕见零利率政策(1999年2月-2000年8月)、退出零利率政策(2000年8月退出,6个月后恢复零利率,第7个月量化宽松第一次现世)、零利率与量化宽松政策二者并行(2001年3月-2006年3月)、暂时退出(2006年3月-2008年12月)、回归(2008年12月-2010年10月)和无限期、开放式的超宽松政策时期(2013年1月之后)。

在这期间,日本有两次想要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一次是在实行零利率政策之后没有多久,央行急切地想要退出宽松,遭到了当时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的质疑,但央行执意而为,在退出宽松前夕日本通胀率甚至是负的,在退出后仅仅2个月,衰退就再一次降临,通胀率陡然下跌,所以在退出后6个月,零利率政策就再次重启。日本央行第二次试图退出宽松是在2006年,由于上一次退出后的经济不景气,日本在2001年启动了量化宽松,日本经济逐渐复苏,2005年的时候复苏的态势更加明显,所以在2006年,尽管通胀没有达到目标,日本央行还是不顾政府阻拦结束了宽松,随后,就是为我们所熟知的,08年金融危机,日本再一次滑入了通缩的深渊。

日本央行两次尝试退出宽松,其结果都不甚理想,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如今对于结束宽松慎之又慎的原因。

【扶不起的通胀】

事实上,日本坚持货币宽松,目的也许真的不在于贬值,因为扶不起的通胀才是日本的心头痛。

适度的通胀,被认为是经济健康、蓬勃发展的象征之一,然而日本的通胀一直处于低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日本简直堪称是经济理论的坟墓。日本央行一直以适度的通胀为目标,为了经济的再度繁荣,日本央行几乎用尽了所有手段来进行刺激,然而通胀率却始终萎靡。近期,日本央行也是一再推迟通胀实现的目标,5月,日本央行更是删除了2%的通胀目标时间表。对此,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此举是为了消除市场误解,“不要机械地将通胀目标达成时间与政策变动相关联。”然而事实上,捉襟见肘的政策空间已经让他难以施展身手。

日本一直低迷的通胀率,主要是由于1990年的经济泡沫破裂,但探究其根本原因,与日本的整体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日本作为一个岛国,人口多,资源少,人口老龄化严重,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子,缺乏经济增长的动力。

日本扶不起的通胀率,让他们不得不坚持量化宽松政策,然而量化宽松的副作用也在不断膨胀,国债市场僵化,股市扭曲,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下降,主要银行收益恶化等等。与此同时,在全球都开始慢慢紧缩的现在,美联储稳步推进加息,欧洲央行也准备缩减宽松,这都将对日本央行形成更大的压力,需要日本央行谨慎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