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醫療險:狡黠的保險商人

三四十歲的投保人,一年要交的保費才400左右,真的有這麼划算的保險嗎?今天就聊聊百萬醫療險裡面的這點事。

市面上絕大多數的百萬醫療險都是年交產品,即當年交的保費只針對當年的保險保障。保險條款裡面一般寫的都是“連續投保”、“自動續保”等等,這些都不是我們理解的“保證續保”的概念。

所謂保證續保,就是說保險公司不能因為投保人住過院理賠過而拒絕承保,即使產品全國停售了,對於舊保單依舊不能停止續簽。

簡單理解,保證續保就是長期險,你樂意交幾年的錢,保險公司就得陪你幾年,權利完全在投保人這邊。

醫療險的最大風險在於,醫療費用增加的不可控性。你覺得現在看病的費用跟1990年時候可比嗎?那憑什麼保險公司要按現在的保險費率保障你30年以後醫療費麼?

特別是隨著進口藥品的持續創新和引入,針對很多疾病的特效藥開始陸陸續續的投入市場,這會逐步提高醫療險的保障成本。

最近比較火的宮頸疫苗HPV的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就是目前保險行業沒有一家公司開發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的原因。

就像《這個世界,總有人在偷偷的愛著你》文章中講的,保監會目前就在排查保險行業的保單產品違規情況,特別指出目前的百萬醫療險在缺乏百萬賠付情況的前提下,高保額僅僅是噱頭炒作。

大白話就是,你們保險公司一年動不動宣稱幾百萬的高保額上限,但是沒見你們真的有幾單賠付超過100萬啊?那要是這樣搞,300萬保額與1000萬保額沒什麼區別啊?

國華人壽就撞槍口上了,推出的《小米千萬醫療險》直接就被監管點名批評了,也不知道這家公司精算師怎麼想的,監管動態研究的很不到位啊。

保險公司敢這麼一家賽一家的推出高保額的百萬醫療險,背後就是仗著目前醫療費用還不會增長到失控的狀態,萬一以後真的賠付過高,不是還可以保留著停售這最後一手麼。

這就是目前眾多百萬醫療險的處境,大家都想搶佔市場,幾百塊錢的醫療險長期來看,註定就是投保人會獲利,也就是說,現在買到了就是賺到了

很多人一直擔心,說以後要是停售了,我到時候歲數大了或者身體出毛病了,到時候沒得買了怎麼辦?

那你的選擇現在是買還是不買?不買的話,你連這幾年的便宜都佔不到,所謂的“便宜”,就是趁著保險公司在混戰,你能撈到個被低估的保單,能賺幾年便宜算幾年,真要是理賠了就大賺,還管它以後能不能繼續持續賺呢?

如果你買的話,你有幾種選擇:

1. 風險極度厭惡的投保人,一定要選擇帶有保證續保的產品,那市面上唯一留給你的就是稅優健康險,即合同裡白紙黑字註明了“保證續保”這四個字。

說句題外話,“自動續保”說的是你次年續保的時候銀行卡開通自動扣款功能,你不用再特意記著主動續保,即你真忘了交錢,只要銀行卡里錢夠,保險公司每年到時候就把錢划走,保單不會失效。

稅優健康險這事,保險公司其實是很不情願不怎麼樂意乾的,國家給的任務就硬著頭皮完成,畢竟不能拒絕有既往病史的投保人,還保證續保,這風險多大。

就是說,如果現在得了癌症,那也是可以投保的。

稅優健康險目前大多都是保險公司跟企業整體籤,以團險方式出單,畢竟總不可能你全公司的人都是有病身體不行的吧?

國家也為了照顧保險公司,把稅優健康險做成萬能型,即每年叫你交2400元,扣除當年三四百的保障成本之後,叫保險公司去投資,賺你點利差,相當於返還型的本質。

還不明白返還型的大坑在哪,抓緊看我之前寫的《返還型保單:走過最長的路就是你的套路》。

2. 風險厭惡的投保人,可以選擇購買兩款年交百萬醫療險,再停售也不會兩家都一起停吧?

假如說單家停售概率為10%,那兩家停售的概率不就是10%*10%=1%麼?前提是保險行業不發生重大調整,要是行業整體轉型,那買哪家都白搭。

如果真想買兩家醫療險的話,建議購買眾安的尊享E生(第十次升級版本)+支付寶的好醫保,前者保障給力走高端路線,後者價格便宜,兩者綜合來看,可以說是市場上前兩名保單。

(1)二次核保,即當年住院後,續保時是否還需要核保;

(2)住院天數限制為180天還是無限制;

(3)等待期是30天還是90天;

(4)報銷醫療費是住院前7天出院後30天還是僅僅前7後7;

(5)是否有醫藥費墊付服務;

(6)是否有家庭免賠額,即家庭投保時家庭住院是單獨結算還是整體結算;

(7)是否有質子重離子責任;

(8)核保規則是否寬鬆,如小三陽、甲狀腺結節是否可以承保;

(9)保單設計是否人性。

關於第九點,我舉幾個尊享E生醫療險的小細節,就知道什麼叫“是否人性”。

剛出生的小孩還沒辦理醫保之前,保費是要按照無社保計算的(貴很多),如果年中父母給上了醫保,年內剩餘天數按照有社保費率計算,差價費用退還;

說了這麼多,就是告訴你,除了“保證續保”這事以外,醫療險要考慮的內容還有這麼多。

3. 風險中性的投保人,就直接買一款尊享E生。

截至2018年上半年,眾安的這款明星保單(這一款保費佔到全公司整體保費的10%)已經賣出去150萬單了,賣得越多,其實對公司的壓力也就越大。

眾安真想停售的話,市場的反彈會有多大?根據前十次的產品升級換代經驗,都不會簡單粗暴的停售不續簽,而是將客戶平移到新款下面。

有時候啊,“大而不能倒”說的也不僅僅是銀行。

最後再說兩款眾安剛出的醫療險,都是實報實銷的,比較有特色的小眾產品。

第一個叫“萬元保”,保額上限就是1萬塊,社保內住院100%報銷,社保外的60%賠,投保年齡上限65歲,等待期30天,有二次核保(首年住院想要再續保,得經過公司審核同意),價格跟尊享E生差不多。

很奇怪吧,站在保險公司的角度,就這種小額住院開支的保障,二次核保+一萬保額上限,這麼苛刻的條件,其保障風險跟有百萬醫療險接近。

這從側面也說明了,高頻低損的風險其實是很大的,不要覺得這種保單雞肋,畢竟你每年只花個幾百塊錢,這輩子只要你住了一次院,就全賺回來。

很多人覺得雞肋不想買,其實保險公司還如履薄冰、顫顫微微的賣呢。

尊享E生+萬元保,這種咖啡伴侶的完美搭配,自付1萬元以下的時候由萬元保承擔,1萬元以上的時候由尊享E生承擔,每年交幾百塊錢,就不用在意到底是什麼原因住院了。

不管什麼原因,住院都有保險來管。

第二個叫“安穩E生”,住院醫療50萬上限,特殊門診5萬上限,投保年齡18-55歲(小孩和老人都沒要),1萬免賠額,有社保報90%,沒社保報50%,價格跟尊享E生差不多。

這個保單好就好在,II型糖尿病和原發性高血壓的患者也可以投保

原發性高血壓通俗來說就是不能發現導致血壓升高的確切病因的,能明確診斷因某種原因造成高血壓的叫繼發性高血壓(佔比大概為10%)。

市面上極少能給有既往病史的人投保的醫療險保單,所以眾安敢這麼搞,也是夠膽大的,不過對特定人群投保人來說卻是件好事,趁著剛保單剛出來投保規則還寬鬆。

想要保證續保條款的就得多花錢(稅優健康險),百萬醫療險與高頻低損的保單價格差不多(尊享E生vs萬元保),保障責任少點但是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投(安穩E生):

保險這張風險對賭協議,還真是一分錢一分貨啊。

百萬醫療險:狡黠的保險商人

兩分錢一分貨的平安福不在此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