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司机几乎疯狂的行为,暴露了什么样的心理,元芳你怎么看?

当这起街头叉车疯狂事件被报道出来,很多人都为这样报复社会的行为深表指责,也有人称之为“叉车狂魔”。每一个狂魔都有一颗受伤的心,每一个报复社会的事件背后,都有被这个社会深深伤害了的人。报复社会被当场击毙,固然最有应得,但我们需要从血的教训中发现社会问题的成因。

叉车司机几乎疯狂的行为,暴露了什么样的心理,元芳你怎么看?

据当地人透露,这叉车是他自己贷款买的,本来想着在幸福那干活维持生计,没想到处处受人排挤。也许是周围人见不得他赚钱,也许是他影响到了别人的生意,也许他本来就是非法工作,他一干活就有人举报,相关部门来查他。今早去干活又让人给举报了,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没有赚到钱自然就没钱还贷款,盛怒之下就开始疯狂报社会了。

报复社会型犯罪,不再是“冤有头,债有主”式的针对性复仇,而是面向社会的随机性的报复行为。那么这些报复社会类型的犯罪嫌疑人,都有着怎样的心理呢?

第一,人格障碍产生反社会动机。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的心理行为表现。如:认知方式偏激,心胸狭窄,妒忌心强,容易冲动,情感冷酷,人际关系不协调等。这些人格缺陷在特定情境或者特殊刺激下,就会引发极端行为,去报复他人和社会。

第二,人生挫折引发攻击性情绪。通常,当一个人感到愤怒或者受到挫折的时候,通常会对使自己不快的人表现出攻击性。一旦因为恐惧或者无法接近这个不愉快的根源而使得直接报复无法实现时,该个体就会将愤怒发泄到另一个替代物身上。而这种攻击或者替代性攻击指向社会时就成为了一种报复社会的犯罪。当然,受挫折者是否实施侵犯,不仅与其受挫的程度有关,也与其个性特点、对挫折的感受程度及其以往的生活经验等有关。

第三,遭遇不公造成报复性冲动。社会发展导致人与人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内心的不平衡感和自卑感逐渐增强。当某些不公正待遇,或者他们自认为没有被公平对待的时候,他们的长期压抑的情绪,就很可能因为某一个小事或者突发事件而诱发,导致报复社会的犯罪行为发生。

第四,绝望情绪酿成极端性行为。当人民不是因为自身的懒惰、不劳动,而一直遭受着贫穷、疾病、鄙视、不公平对待等,就会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加之现实生活的压力、社会和家庭带来的精神压力等,物质上得不到基本的需求,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精神压力得不到释放。多重原因导致绝望情绪的形成,最终酿成报复社会的极端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