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柔道治國不殺功臣,卻被指責不能容一妻子

中國自秦始皇開創第一個封建帝國起,共經83朝。開創了這83朝的開國者自然功在千秋,然而他們大多數被後人所稱頌的同時也遭受著後人的非議,其中最大的非議莫過於屠戮功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歷代皇帝遵循的規則,他們取得江山後為了鞏固皇權往往將屠刀揮向曾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其中尤以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為甚。

他是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柔道治國不殺功臣,卻被指責不能容一妻子

當然也有開國皇帝善待功臣的典範,其中宋太祖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最為後人稱道,然而宋太祖並非“釋兵權”的“始作俑者”,其第一人當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劉秀可以說是歷代帝王心目中的偶像,就連唐太宗李世民都對他的“柔道治國”推崇備至,並說“朕觀古先撥亂反正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並效仿其雲臺28將搞了個凌煙閣24功臣。

他是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柔道治國不殺功臣,卻被指責不能容一妻子

甚至殺功臣連眼都不眨的朱元璋看了劉秀的傳記後感嘆:“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鹹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毛主席更是稱讚他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的特例,冠以他“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三最皇帝”稱號。可是如此完美的聖君還是有人對他產生了非議,指出“光武帝能容功臣,獨不能容一妻子”。

他是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柔道治國不殺功臣,卻被指責不能容一妻子

劉秀與皇后陰麗華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為後世文人津津樂道,為何會說他“不能容一妻子”呢?其實這不是說的陰麗華,而是說的劉秀的另一位妻子郭聖通。明末清初史學大家蔡東潘在《後漢演義》中感嘆劉秀“廢后之舉,全出私意,史家多譏其不情”。即說劉秀在落魄之時與郭聖通結成政治聯姻,取得郭家的幫助奪得天下後又因“不愛”而廢黜了郭皇后。

他是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柔道治國不殺功臣,卻被指責不能容一妻子

公元23年3月,劉秀因大敗王尋、王邑而遭更始帝猜忌,其兄劉演被殺。劉秀強忍喪兄之痛而“飲食言笑如平常”,從而躲過更始帝的迫害避至河北真定,此時的他“狼狽不知所向,晨夜不敢入城邑,舍食道旁”。直到劉秀為了藉助真定王劉揚的力量而娶其外甥女郭聖通為妻,得10萬大軍助陣,攻下邯鄲、平定了河北,這才奠定了東漢重要的軍事及政治基礎。

他是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柔道治國不殺功臣,卻被指責不能容一妻子

25年9月,劉秀登基稱帝后,立即遣人迎接陰麗華入京,並將她與郭聖通並封為貴人。然而,皇后之位只有一個,劉秀在感情與政治中艱難抉擇,最終立郭聖通為皇后。顯然郭聖通在當時確實是皇后的最佳人選,她不僅是皇室宗親擁有深厚的政治背景,而且為人“好禮節儉,有母儀之德”,在劉秀平定邯鄲時伴駕左右,更重要的是她還為劉秀生下了皇長子劉疆。

他是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柔道治國不殺功臣,卻被指責不能容一妻子

既然郭聖通如此賢德,劉秀真的僅僅是因為不愛而廢黜她嗎?從劉秀與郭聖通做了十幾年的模範夫妻來看,兩人若一點感情都沒有那是說不通的。我們看一個小細節:30年春劉秀將其起兵之地舂陵改為章陵;35年幸章陵;41年4月幸章陵,此前他曾中風發疾差點死掉;41年廢后之後於12月再次幸章陵,此時劉秀48歲已近知命之年,必須要考慮身後事了。

他是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柔道治國不殺功臣,卻被指責不能容一妻子

那麼劉秀最怕的身後之事是什麼?看其廢后詔書便可知曉:防範後族勾結外戚權貴作亂,戕害皇子,謀奪皇權。而曾經發生的劉揚謀反更是讓劉秀心有餘悸,後族勢力過於強盛便是郭後被廢的原罪。於是自38年開始,劉秀便有意製造夫妻矛盾,以至於郭後“寵稍衰”,進而產生不安及怨言,直到最後郭氏被廢以及其家族遭“絕國”,這一步步都是劉秀精心設計的。

他是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柔道治國不殺功臣,卻被指責不能容一妻子

相反陰麗華家族勢力淡薄,劉秀曾“許封諸弟”卻從不兌現,可見他並非愛屋及烏被愛情衝昏頭腦,當政治與愛情必須2選1時,他往往都會理性地選擇政治。此外陰麗華為人謙恭退讓,深諳光武心思,劉秀的“娶妻當娶陰麗華”也從單純的欽慕其容貌昇華到對其人格品行的肯定。可見光武無論是立郭後還是廢郭後,其真實原因並非純由感情,而是從政治角度出發。

他是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柔道治國不殺功臣,卻被指責不能容一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